第5章 救治长孙无垢(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苏灿下了马车,漫步在长安城中。这座城市,是唐朝的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才能真切的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正当苏灿着迷的用现在的长安和后世的长安对比时,
“闪开,闪开,”
一阵女高音把他拉回了现实,
只见一红衣女子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街道上横冲直闯,
路人纷纷避让,不少商贩的摊子也直接被撞飞,商品散落在到处都是。
“哎,又是她,自认倒霉吧,”
有的商贩恨恨说道,有的则赶快去拾自己的商品,
“还有没有王法,天子脚下,当街纵马,”
一外地读书人,恨恨说道,
“嘘,你小点声,她家里就是王法,你还是当心你自己的安全吧,”
一路人好心提醒这读书人,
“那可是李贞英,谁能惹得起啊,”
苏灿站在路一侧,目光紧紧地盯着这位女子。这位名叫李贞英的女子,
她的美丽在现代的眼光看来,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材,都无疑是高分的。
然而,在唐朝的审美观中,她的美丽却并不能算是漂亮。
李贞英的眉毛弯弯的,像两把新月,眼睛明亮如星,鼻梁挺直,嘴唇红润,肌肤白皙如雪。
她的身材苗条,腰肢纤细,身手矫健还透出健康。这些都是现代审美中的美,但在唐朝,这样的美却并不被看重。
在唐朝,人们崇尚的是含蓄、内敛的美。
他们喜欢的是那些端庄、贤淑的女子,她们的气质高雅,言谈举止都充满了女人味。她们的美,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她们的魅力。
而眼前李贞英的美,虽然在现代看来很吸引人,但在唐朝,却并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当马匹路过苏灿时,李贞英有意无意也看了一眼苏灿,
或许是因为道士服装的关系,也或许是苏灿还是比较帅气的关系,反正仅仅只是一眼,什么关系都没有关系了。
苏灿站在那里,看着李贞英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期待着能够再次见到她,期待着能够再次欣赏到她那独特的美。
从洛阳同来的马夫带着清风、明月已到了袁天罡在长安城内的府邸处,
袁天罡没有看到觉唐真人,直骂马夫不懂事,自己带上徒弟李淳风兴冲冲的上街寻苏灿来了。
苏灿则不着急去袁天罡府邸,他要好好感受一下唐朝时的长安城,
长安城内分东西两市,东市内不仅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还有租赁驴人、卖胡琴者、琵琶名手等等,总的来讲东市是长安城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的中心。
而西市则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
外国来的商人,主要集中在这,也是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
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
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大食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
坊就太多了,有名的光德坊是京兆府和百骑司的驻地、大部份的胡人在怀远坊、当时全世界最出名的红灯区是平康坊、传统的老百姓多在永兴坊,此外还有光福坊、安仁坊、开化坊……一共一百零八坊。
苏灿要去辅兴坊的金仙观看看,金仙观可是道教中的全真教派,全真道士规矩较多,力倡苦修,离俗出家,教风淳朴,有规戒思想而无制度。
唐朝的全真道士也是根据佛教来制订的自己一套规矩,和佛门弟子也差不多,不能结婚、不能喝酒吃肉等等,而苏灿的道教则是经典派为主,除了在飞仙之前的斋戒,别的时候更注重的是修心修品。
除了传授外,别的繁琐的规矩没有什么,你就是结婚生子也好,吃肉喝酒也好,都不犯规矩。
传授是道士得道成仙的必经之路,因此,传授之事极为重要,不能乱传授,在这一方面,道教坚持宁缺毋滥的态度,严格要求徒弟的道德品质。
在传授之时也要有虔诚的求道之心。这便是传授。另外再重要的一点就是诵持,诵持就是今天的教内共享文化和心得,善于记录和传播不能藏私。
再有就是要有正义感,惩恶扬善,不畏强敌,这一点从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体现出来是非常强烈的,经常一个道观所有道士结伴就去打鬼子,那一段灰暗的时期,也是中华大地传统道教损失最惨重的时间段。
苏灿找到了位于辅兴坊的金仙观,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装束,就向观中迈步。
此时,他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知名的道观。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