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八十年代翻身记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请示,是否应该再次扩大生产。

现在厂子一楼的空间已经被充分利用完毕,继续扩张的话,就得上二楼了。

姜宁思索了半响,摇了摇头,“先缓一缓吧,咱们这两个多月已经扩张三次了,得过一两个月再说。”

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新工人们,有个适应时间会更好,再者也能趁这个空档观察一下,为下次扩大规模物色合适的中低层管理者。

规模变大了,光是孙弘毅几个人是不行的,下面也得提一些人起来,这既考验姜宁等人眼光的工作,也是女工们的际遇。

譬如,姜宁踢掉常金兰后招聘的那个孙玉妹,她凭借着以前在服装当过小组长的经验,人也勤劳肯干,已经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了,成功晋升为厂子中层管理者,超越最老的员工石小兰等人。

看能力不看关系,况且说实话,她和石小兰等人也没啥关系。

巡视了一遍厂子和批发店,结果很满意,姜宁就回到了西河坊。

老实说,“锦衣”

在利润方面之所以被批发店超越,完全不是因为生意问题,相反它蒸蒸日上,口碑传出去后,比年后火爆了不少。

它只是局限于规模。

姜宁认为,自己现在已经腾出时间,该为“锦衣”

扩大规模做准备了,毕竟打造品牌才是她最终目的。

“宁宁,咱们从后面绕过去。”

店里熙熙攘攘,挤都难挤进去,姜母迎出来牵着闺女的手,绕到小侧门进了院子,从小后门进店。

现在收银柜加宽了,已经完全将后面这小许空间隔绝开来,除了替一下姜母收款的胡国川,里面没有第四个人,也不怕挤着怀孕的姜宁。

胡国川一见二人回来,打了声招呼就翻起翻板出去了,现在小毛贼多得很,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防不胜防,不盯紧些不行。

姜母一边收款,一边和闺女嘀咕,小偷太多,店里太挤,就算胡国川等人打醒十二万精神,失窃还是有些。

姜宁也帮忙一起收款,“没办法的,店小人多,夏天。衣服团起来又不占地方,往包里一塞,胡哥就算有怀疑,也不能翻人家的包呀。”

不是公安没这个权力。

自从她店里开始卖女士包包以后,从西河坊往外,很快刮起拎包热,有钱的买,窘迫点的自己裁布缝,女性特别年轻的,基本人手一个。

大点的包包要放件夏装太容易了,可是除非亲眼看着小偷塞进去,不然没办法,胡国川再厉害,也只有一双眼睛,其他店员忙得根本没空盯。

“妈,今天咱们早点关门吧,让人都歇一歇。完事店里的货物也盘点一下,把账给算了。”

店员们每周放假一天,但鉴于人手不充裕,店员不放假照常上班可以补工资,结果就没人愿意放假了。

个人选择姜宁支持,但弦绷就了就得松松。

姜母同意,“那今晚六点关门好了,正好回家吃饭,让川子也去。”

这事是就定下了。

姜母随后又问:“宁宁,那你现在怀孕了,还要继续高考上大学吗?”

闺女要考大学,那是给老姜家争光,一家人既支持她,也甚觉与有荣焉。

但问题是,姜宁现在怀孕了,还适合上学吗?会不会太累?

姜母既心疼闺女,又心疼小外孙。

这问题,她其实昨天就想问了,但赵向东在场,姜母怕女婿认为不上的好,而闺女则一定要上,两口子会爆发矛盾,所以硬是憋到今天才问。

姜宁点了点头,“当然上呀,我名都报了。”

她语气十分肯定。

高考是77年冬季恢复的,由于前面闹革命的原因,积累了很一大批知青和往届高中毕业生,国家也急需人才,所以开始这几年,高考报名不限制年龄职业婚否。

过了开头这几年,等知青和往届生都消化得差不多了,第一届高考大学生也出来了,国家人才紧缺现状得到缓解,就会给高考加限制了。

姜宁恍惚记得,限制是有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她还年轻,不怕年龄超标,但婚姻状况这点却卡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