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其实唐人也很重视环境的保护(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黄麻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
就窦乐所知,穿越家就看过新闻,自家已经不搞这个了。
原因倒是不详。
还是因为窦乐不太关注这一类的新闻。
这时。
杜依艺又说了:“咱们火药所用的木炭粉,使用多种原料测试过,黄麻杆为极优。沤麻这项工艺,对河水有极大的坏处,眼下正在考虑往南移,攻下占城之后,占城码头建好,就将黄麻产地移至占城以南。”
污染。
窦乐听懂了其中的意思。
杜依艺的理由不是说保护环境,而是这片河流要种稻米、甘蔗,而且还有大量居住的村庄,河水的水质变差,自然是会对居住者不利的。
所以要搬。
搬到全是南猴奴工住的地方去。
黄麻是一个大唐需求量很大的产业,从制衣、到绳索,再到黄麻杆烧木炭用来制作火药等等。
少说,每年也要一亿斤成品麻。
沤过黄麻的水塘、河道都会变的恶臭难闻,谁会愿意这产业离自己居住的村庄太近呢。
不过。
杜依艺拿出一份卷宗:“国舅,南夷多有苦求,希望在麻纱坊作工。”
窦乐没接话。
在他看来,这事若是天下人人平等,这便是有些欺负人了。
可窦乐也明白,莫说是中原过来的,就是岭南的汉人、俚僚人都没把南猴们当人看,在他们看来,一群没开化的野人,让他们懂什么叫村庄,什么叫热食,什么叫农耕,什么叫文字,什么叫礼。
这便是天朝上国对野人的恩赐,让他们有机会成为‘人’。
窦乐换了话题:“咱们有人研究甘蔗吗?甘蔗看起来一样,但有些可以当水果吃,有些却适合榨糖,就算是适合榨糖的也有差别,有些每亩能多榨几十斤糖,也是要留意的。”
杜依艺回答:“国舅放心,这些已经有人在办了。”
“还有,国舅府办了一个书院,分四类,农具的研究与改进、耕种的技艺研究与改进、良种的挑选与配种、农书编纂。”
这个,窦乐很满意。
特别是良种的挑选与配种。
这不是窦乐挑起的,而是早在汉代就开始有的专项研究,马和驴变成骡子、番鸭和麻鸭、不同区域的桑蚕、水果的、粮食的。
为了改良品种,一直有人在尝试。
差别就是,之前是某位爱好者自己在研究,或是某个世家在资助家中某个子弟在研究,眼下是国舅组织,成规模,有大量钱粮支持的研究。
这效率,相当的不同。
眼下,关于育种这项,钦州这边最重要的研究之一,就是占婆稻与江南稻、荆州稻多品种混种,希望会有更好的稻米良种。
次日,窦乐换了小船,沿河道往东。
去看看即将收获的甘蔗园。
船上,独孤十三接到信使的信后,来到窦乐的身旁:“国舅,程将军派人送信,有小邦向我大唐宣战。”
“宣,宣战?”
窦乐真是大吃一惊。
独孤十三回答:“信中所写,确实是宣战。扶南国王说,所谓庇护女儿国,实则是抢夺。”
窦乐没说话,就这么看着独孤十三。
独孤十三也有点尴尬,看着窦乐一脸的不高兴,只能继续说:“总之,扶南国王的意思是,他们保护不了的,也不能随便接受外人的保护。”
窦乐叹了一口气。
独孤十三接着说:“还有,叛出扶南的真腊国,也向咱们宣战。”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