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荒年囤粮记木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木槿还记得刚穿越时只想策动他们找地方躲避动乱,没想到古人比自己想象中勇猛多了,直接提出往异乡逃荒。

见到王宝山犹犹豫豫的。

木槿又劝:“您想一想,往旁处去好歹有条生路,呆在这里咱们就是只待宰的肥羊,别说粮食,到时候连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王宝山听完木槿的话,心里咯噔一下。

他只想保住家里的基业,却没想过人和粮食房子一起被抢的可能性。

王宝山被唬了一遭,终于下定决心:“走,咱跟你二伯家一起走!”

“等两年灾过了,咱再回来就是。”

王宝山自我安慰说。

作者有话说:

之前有个读者说的特别好,古代农民安土重迁,把土地看得和命一样重要,如果不是把他们逼到绝路,是不会轻易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的。现在干旱没有过,又要面对被征收徭役的命运,一群人没有法子才终于做出了逃荒的决定。感谢在2022-01-1809:30:48~2022-01-2014:51: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昵昵20瓶;药丸3瓶;snow仪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章出发

收拾东西去逃荒

第二天一早王崇文就陪着王宝山去族长家商议去了。

他们是第一家响应的,后面陆陆续续又有几家过去说愿意跟着族长搬迁。

王宝兴先把话跟几个亲近的王氏族人说,就是为了让他们先拧成一股绳。

既然王氏族人大都愿意跟他离开,他就不怕别的了,又去村里知会其他人家。

村里统共不到二十户,倒也好沟通。

有十五户人家愿意一起结伴离开,剩下那些大都舍不得房子和地或者说家里没有适龄儿子需要服徭役,任由王宝兴劝说都不肯离开。

期间,王宝山让崇文崇武去李家庄知会舅家,顺带着问问有粮和榔头愿不愿意同他们往东去。

即使和周家因为崇武木槿的事闹得不愉快,但两家到底是姻亲,王宝山还让崇文叫上同村的一个堂兄弟一起往周家知会一声。

本来崇文叫崇武一起去的,但崇武好说歹说就是不同意,崇文不得已才去麻烦旁人。

加上他们此去除了逃荒避祸之外还有一层躲避徭役的意思,大部分人都是悄悄去知会自家亲近的亲戚,并不敢过分声张。

李家村留下的人已经很少很少,最早的一批一年前就往各处投奔亲戚去,当然,大部分人的亲戚都在府城范围内,他们走的并不远,这一部分人至今杳无音信;还有一部分是家里地多亲戚也富有,多少能接济自家,还好好生活在李家庄呢,譬如他们舅舅一家,不过这一类人数目非常稀少;另外便是家里有些粮食,再加上草根树皮艰难求生或者吃观音土饿死的,他们占绝大多数。

距离崇文崇武见到家里两个长工已经过去七八个月。

就算李家庄饿死的人比柳桥村要少,但身边仍有好几户人家因为缺粮饿死人口,有粮和榔头两家人见此惨象,更是节俭节俭再节俭,他们只求自己不被饿死。

因此,在崇文崇武见到他们时,两个本来算得上身强力壮的农家汉子已经饿到皮包骨头,眼神都呆滞着。

待看到崇文崇武,他们两家人木然的眼睛里不约而同闪现些微光彩。

有粮还好,毕竟家里人少,但榔头家里人多,虽然节省到每个人都皮包骨头的地步,但粮食真的不多了。

眼看着三月份快到来,已经是开春的时节,可天气一如既往地干燥,后面几个月估计不会下雨。

这么一来,王家没办法耕种,他们的肚子再也没办法填饱,只能和村里没粮食的人家一样等着被饿死。

所以,有粮和榔头两家人日盼夜盼的雨始终没有到来,他们从满怀希望但日渐绝望。

前两日官府还过来说让他们服徭役,好多快要饿死的人家一听到要服徭役,很是高兴,他们以为会同往年一般官府给个糠饼吃。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