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倾南北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完本感言(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从2o17年5月13日上传序章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了。

于我而言,写在第一章的《水龙吟》实际上要比序章更早一些。

蓦然回,看到当时题下的“问万千英雄汉,有谁能、阻拦顷刻?”

,再看此时写下的《水调歌头》的“翻掌风潮动,共守九州宁”

,从乱世烽烟到天下和平,从飘萍离散到卷动风潮,这应该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很庆幸我并没有忘记自己至始至终想要讲述一个什么什么样的故事。

其实我每本书的大纲都很潦草,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最后能够把其中的多少变为实际,所以我最主要依托的,实际上还是我想要传达出去的观点和想法。

只要我的文字一直在围绕着这些观点和想法展开,就像是一棵树的树枝不断地向两侧生长,就算再怎么写,终归还是这棵树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想要传达出来的主题思想,总共有两个。

一个是个人方面,体现不同的人在乱世中的挣扎、拼搏和不屈。

乱世之中,人命如飘絮,无根无靠,因此想要结束这乱世飘零,必须需要浴血奋战,必须需要拼搏努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下力气,就只能忍受生死、别离,空留下悔恨。

所以应该努力的时候,就绝对要努力;能够挣扎的时候,就还要再爬起来。

或许征服不了世界,但是至少还是时代的弄潮儿,而不是沉入历史长河的沙尘。

同时,只有经历过了乱世的悲惨和长离,才知道和平的珍贵。

我们不畏惧战争,也应该珍惜和平。

这也是整本书前半部分想要表达的观点。

另一个则是家国方面,想要传递一些家国民族的情怀。

一个人终究只是蝼蚁,一个人的拼搏或许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一个民族的奋斗、一个国家的强大,却是可以改变很多、可以保护很多的。一切的和平、安宁,往往都需要建立在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强盛上。

在整本书的后半部分,主角所做的一切努力,无论是推动工商业、文教事业的展,还是同化周围本来就和中原文化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民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够让华夏快的从三百年战乱中走出来,让这个民族能够重新走上世界之巅。

当然,除了这两个明显的创作主旨之外,还有一些会被反复提起的主题,比如“时代潮流滚滚,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又比如“绝知此事要躬行”

,再比如“兼济天下”

之类的,这些也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吸取的是先贤们的经验,应当是无差的。

而对于大家6续提出过的一些问题,在此一一作出答复

1。关于文笔。

平时太忙,很少看书评,不过还是偶尔能够看到有人说文笔有问题之类的,在此表示歉意。

因为作者只是一个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工科生,所以有一些措辞不严谨以及明显的历史疏漏点,请大家谅解,并且非常感谢大家的斧正。

另外有同专业的书友,欢迎交流。

2。关于更新。

码字纯粹只是爱好,无论是上一本还是这一本而或者之后,每天四千字属实是上限了,毕竟还是学业为重,因此恳请大家见谅。就算是有存稿,平时也很难满足大家爆更的需求,毕竟还得防备不时之需。

3。关于本书的毒点。

这本书最大的毒点在开头那一部分,主角的很快就光荣加入起点孤儿院的那一段。我之前说过,乱世的悲惨和人的挣扎,是这本书想要表达出来的一部分主旨。

实际上这种一个村落历经兵灾、十不存一,才是乱世之中最真实的写照,甚至是每天都在生的事情。

主角只是一个浑浑噩噩穿越回去的现代小咸鱼,过的是和平生活,至少吃穿用度都不用愁,因此他必须要经历一些什么才能快的成长,没有什么比身边亲人朋友的离去更能够刺激到他了,让他幡然意识到这个时代和之前自己所在时代的不同,意识到动嘴皮子之类的并不能帮助自己真正立足,唯有打,唯有战斗,才能打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宝剑锋从磨砺出,本来这个设定是对主角的磨砺、是为了烘托乱世的冷酷和凄惨,但是因为一开始对于李成等人的着墨有点多,所以整个环节确实是有点儿残酷了,在此向被毒到的书友们表示歉意。

至于文里其余的毒点,感觉应该还不是很过分吧······

主要是可能有一些前后文不呼应或者埋了伏笔忘了的地方,主要是时间一长,事情一多,就给忘了。下一本我会努力先把每个伏笔和登场人物单独记录,时时查阅。

4。关于主角的姓名

这个在作品相关解释过,有些老书友可能没有注意,所以在此处抄录。

李荩忱的荩忱,来自于张自忠将军的表字。既是为了表达对张将军以身许国的敬意,自然也是为了呼应本书的主旨之一——对家国的尽忠尽忱。

主角拥有这个名字,在我看来,并非不可能。

张自忠将军,本字荩臣,该表字来自于《诗经·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意思是国王所进用的忠志之臣,感念祖先的恩德。同时白居易在《韩愈等二十九人亡母追赠国郡太夫人制》(应该是为韩愈母亲写的悼词,假如理解错了,请评论指正)中也写到“生此哲人,为我荩臣”

用《诗经》,《楚辞》等典籍来为孩子取名字,古今皆是。只不过《诗经·大雅》这种偏向于宣传封建王教思想的篇章,在当今流传并不广泛。可是在古代,这才应该是朝廷鼓励传颂从而流传广泛,其余的各种《风》,只是地方民歌才是。

而起这个名字的李成,跟着陈庆之这个书生将军出来的亲卫,有文化、有胆略,能取出来“荩臣”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