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言外之意,镇国公府跟忠勤伯府并无交情。
杨妧莞尔,“多谢告知……适才穿蓝衫的小公子,也住在二楼,不知是哪家少爷?”
这次含光答得干脆,“是金陵范家,范家想把丝绸送进宫,次子范真玉去岁便进京寻门路,他在四条胡同有座宅子,打算长住,这次是妻儿家眷前来团聚。”
杨妧恍然,笑道:“范家树大招风,可皇商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当吧?”
“范真玉还在找路子。”
杨妧又笑,“即便不成,至少范家的布料不愁卖。”
含光真的诧异了,他没想到杨妧听得懂。
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养在深闺里,家中又无产业,竟然一说便明白。
商人有钱但地位低,经常被地方官府欺压,可要沾个“皇”
字,立刻不一样了,地方官不但不能压榨,反而要敬着护着。
毕竟给宫里贵人供货,若是耽搁了,谁能负得起责任?
另外,货品的销路也不用愁,虽然市面上流通的跟供应宫里的是不同花色不同面料,但贵人们都用他家的货,那肯定是好呗。
范家敢谋皇商的职位,布匹质量必然没得挑。
所以不管成不成,口碑应该会起来。
杨妧轻轻揉着手里的柳叶,启唇微笑。
想必没几天又能见到范家三少爷了……
第14章迁怒
路上泥泞,马车跑不快,隔天晚上便歇在大兴。
杨妧坐了一整天马车,累得腰酸背疼,回客栈换过衣服,牵了杨婵的手在门口溜达着活动腿脚。
好巧不巧,竟然又遇到了周延江。
他换了身浅蓝色直裰,手里捧一只竹篾编的篮子,得意洋洋地凑过来炫耀,“看小爷的篮子,比你的强多了。”
周延江块头大,其实还是个孩子。
杨妧不跟他一般见识,笑问:“你从哪里得来的?”
“三舅舅让人买的,还买了筒,匣子好几样……我的篮子有盖,你会编吗?”
杨妧睃两眼,他手里竹篮确实很精巧,遂摇头,“不会。”
周延江鼻孔朝天,轻蔑地撇下嘴,“我猜也是,而且你根本打不过小爷,瘦得跟豆芽菜似的,小爷的力气比你大多了。但小爷是男人,懒得跟你们女人一般见识。”
能讲出这番话,肯定是昨天顾常丰教导的功劳。
只是,说女孩子像根豆芽菜好吗?
杨妧斜睨着他,“那昨天是谁吓得哇哇哭?”
“不是我,”
周延江跳脚,“我没哭,软脚虾才哭呢。”
倒是知道爱惜脸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