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初 醒(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岳满江这一路是人数最多的。
康林、游宗杰、纪兴中、范正伟、陶应志、叶放等一大群。
纪兴中神神秘秘地释放一个重大消息。牟校长与杨老师之间产生严重分歧,矛盾激化。
这话题一出,顿时鸦雀无声,个个洗耳恭听。
不论出于什么原由,学生们在情感上,先是支持杨老师的。
纪兴中娓娓道来,原来在隔壁邻省,有一个农业大学,几年前办成工农兵大学,把院校的部分专业迁移到林区,实现了教育改革,把大学办在生产第一线。
牟校长不知通过什么渠道,联系上了该校,主张把杨老师的高中班派去参访学习,取经传宝。
杨老师则认为没有必要,教学将面临改革,这种办学方式绝非长久。因此,学生的重点是学好文化课,以适应高考制度。
双方争执不下,互不退让,各有各的道理。其他老师也不置可否,一切等到下学期再议定。
纪兴中的舅舅严昌培是公社小学的校长,小学与中学并无多少往来,但同为教师队伍,内部消息应该是真的。
“这事是不好定。按既定方针办,该去!按恢复高考办,没必要去!”
岳满江总结道。
纪兴中补充道,“听说这些大学生都是二十五、六岁,推荐上的大学,有的在耍朋友,有的娃儿都有。”
康林一脸不屑之色,“大惊小怪。推荐上大学讲的是根红苗正,政审上无红疤黑迹,又不考试文化,年龄放得宽。”
陶应志并不懂这些,这个话题本来就少,“那,上这个大学后是不是就拿工资吃公粮呢?”
岳满江很内行,“当然,上了大学就是公家的人,毕业后工作包分配,从此,脱离农村。”
陶应志终于明白了。“这个好!能推荐我就好啦!”
纪兴中因为同当校长的舅舅接触,知道得比较多,对陶应志说,“贫农,你够条件。祖宗三代无反动历史,你也够条件。父母是不是干部?不是。你本人是不是生产队长?不是!是不是劳动模范?不是!是不是生产标兵?不是!是不是团支部书记?不是!所以,你不够推荐的条件!”
陶应志被他说得一阵眩晕,“太复杂了!我好象只占头两条。”
康林呵呵一笑,“没听到说高考已恢复?今后,以考试成绩为准,不搞推荐了。想当大学生就得死读书,读书死。干不?”
陶应志甩甩头,“我想干,但我干不了呀!”
“算了吧!”
叶宏贵细声细气念叨,“在杨老师心中,恐怕只有罗开义有点希望,其他人,排不上号。”
岳满江、康林心中一凉,大为不爽。但叶宏贵说的也是实情,并非有意打击他们。
石坚兵和许配翰没同他们一起走。
游宗杰一路望了又望,后面总不见他俩的身影。“还没来,是不是有什么事?不要打架哈!”
他们几个从小学开始就在一个班,初中到高中,通常都是一路来,一路回,很有感情。游宗杰有点担心,也不是没有理由,因为看电影的事才没过多久。
一说到打架,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种可能性,只是概率的大小判断不一。
叶放想安抚大家,“不可能,境过时迁,云散雾开,没事。”
大家正在想他到底说的什么意思,岳满江急忙纠偏,“是时过境迁,云开雾散。”
康林看着叶放,一副老子教育儿子的口吻,“你龟儿装斯文,漏馅了撒!”
众人哈哈大笑。
钟家祺、封再龙、赵云辉、姜中盛一行四人,慢悠悠地走过五车间。
看着那堆放电石处的围墙,想起那天昏迷在床的父亲,钟家祺心中一阵酸楚。
他不怕挨打的疼痛,而是追悔自己为什么拿公家的东西,从而惹得父亲雷霆大怒。回想起父亲躺在病床上那种人事不省的状态,他第一次开始质疑亲人们究竟能一起走多久?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