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书生和王(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战争,无论侵略也好抑或是征服也罢,都是上层为了自身利益所作出的选择,而真正的百姓,身处于底层,所做的只能是服从与跟随,斩杀多少的敌军士兵,于和平本身并无意义,只会使得那些原本对于我朝并无恶意的百姓家属越的生出仇恨。”
“这也就是为什么,战争一旦开始,就会成为一个无法停止的转盘,不仅不会停止与平息,甚至会向着越来越大的规模展,最终一不可收拾,从小股的队伍厮杀,到最后动辄几千上万人的部卒投入,民不聊生。”
王维楚说着,一边却是再度看向了刘恒,很明显,他也能看得出来,刘恒在这一群人之中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真正争论的核心,也不过是他和刘恒之间。
白师爷仍旧冷笑,似乎比刚才要更加瞧不上眼前的书生一般,却没等他再开口,这一次将他拦下的,正是刘恒本人。
“王先生所言,即是边关战事,本就是错误?守家卫国,御敌边关,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害了自己的家人?”
刘恒说话的时候,没去看王维楚,低头抚弄着茶水,茶水泛起涟漪,荡开了刘恒的眼神,荡开了他眼中不可察觉的一丝杀意。
“边关战事并无错误,且让在下从头与您纠正一番。”
王维楚不知道是因为察觉到眼前男人身上散出来的一丝寒意,还是本就想要如此说辞,开口冷声说道,“从一开始之时,在下想要说的就是佛法治国的本质,并未针对任何实事,而您身边这位却是开口就提边关战事,然后将整个话题的方向向着边关该不该迎敌牵引。”
“可是在下所说一直是关于佛法治国之事,边关外敌来犯,是外敌国家不涉佛法,故而动战争,假若天下诸国、各部落皆明佛法,那么就自然不会有人无事动战乱,国家、百姓皆可平安喜乐,这才是在下所谓佛法在国与国之间、不同势力之间能够挥的作用。”
“而如今边关战事不休,正是佛法没有普及,无人重视所造成的结果。倘若国家兴盛只是,大力弘扬佛法经意,怎么就不能作为一种治国的方略呢?比起道家的无为而治,佛法更加具有约束力,没有约束的自由就会滋生贪欲,就会导致贪官污吏,就会出现乱臣贼子,立国想长久,佛法怎得就不是一种选择呢?”
王维楚一口气说完这些话之后,似乎有些过于激动而喘不上气来,一边急促地呼吸着,一边死死盯着刘恒,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就像是一个下了全部家当的赌徒,在等着赌局的开盘。
“所以,请问佛法对我边关有何益处?”
刘恒很是耐心地听完了对方的言语,却是没有半点松懈的感觉,仍旧是那么盯着茶杯,缓缓开口,“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向着蛮荒输送佛法的知识,告诉他们忘却贪欲?你的意思是,这场死伤惨重而且局势日益恶化的战争,是我们自找的?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不应该再派出士兵与蛮荒交战,而是应该赶紧的一人拿一本佛经上战场上给对方念书去?书生误国,便是如此!”
“把他丢出去。”
刘恒在一连串压低嗓音的质问之后,没有再给王维说话的机会,一挥手,下令给了蠡湖。
而王维楚却是没有任何反应,双眼暗淡似乎并没有什么愤怒和质疑的感觉,反倒是有些失望,又有些坦然,并不做什么反抗的,就被蠡湖架着,送往了酒楼之外。
刘恒缓缓举杯,饮茶、低头不语。莲心并不懂得这些个弯弯绕绕,于是乎也就不去想,二师兄不喜欢道法,但好像对与佛法也不怎么感冒,自家这位读书人,也许会给世人一个很不一样的答案,但自己不那么上心,反正二师兄做的,大概就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大概是越地靠近老巢,刘恒的脾气比起前些时日要好上了许多,当然也可能是在边关紧急调兵与众人汇合之后,重新拥有一支百人骑队作为护卫之后心里踏实多了的缘故。
仍旧是两辆马车,刘恒独坐一辆,王刚担任马夫,蠡湖与白师爷一左一右乘马并行,而稍微落在后面的一辆,则是由莲心驾车,莎莎等人坐在马车内,但莎莎是个闲不住的,便也就跟在莲心身边,久而久之偶尔拿起缰绳赶车的样子,比起莲心来似乎都还要熟练几分。
其余的一百步骑,便分散在周围,围绕着两辆马车,就那么缓缓地在驿路上行驶。
“这清阳王还真是心大,都已经被刺杀过一次、险些丧命了,还是这么托大?就这一百人,要是再来几个那样的怪物,不是又完蛋了?走这么慢,乌龟爬也能追得上来啊。”
坐在马车里,武未掀开车帘看了看几乎是以乌龟度行驶的队伍,不禁是放下帘子,捧起腮帮子有些担心。仓央嘉措坐在她的对面,闭目养神,淡淡开口。
“阿弥陀佛,外围其实还有很多人,一路跟着,没有停过,他们只是不出现而已,以他们的身手,随时都能够支援到位。”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