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木桃未期报琼瑶2(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国建苦笑着摇了摇头,把香皂塞在腰间,提起酒坛,“多谢刘小哥馈赠,国建必当有报。”
“国相客气了,”
刘驹明白国建才是济北国的当权派,自家那位王叔,只不过是挂着名头吃提成的,顺手接过来酒坛,“我送国相。”
国建贵为诸侯国国相,相当于一郡郡守,正儿八经的两千石高官,刘驹知道自家不过是因缘际会,沾了济北王和不拘小节的曹操的光。国建的随从分散在院子内外,众随从看到自家主子出来,有那机灵的,上前接过刘驹手中的酒坛。此时曹操与夏侯惇早去的远了。
第二日一大早,刘驹爬起来,带着钱朗、孙巴赶到卢县东门外为曹操送行。古人云‘礼不可废’,何况曹操是未来北方的真正统治者,刘驹上杆子巴结还来不及的主,这点细节问题岂能忘了。在东门外等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曹操与夏侯惇并辔而来,送行的人群,以国建为,呼啦啦围了一大圈。
曹操与夏侯惇下马,曹操谦恭无比,打着罗圈揖,高声说道:“操路经贵地,有劳国相与诸位。”
国建拱手为礼,“孟德此去当大有作为,济北与济南忝为近邻,但有需要处,当鼎力相助。”
曹操一揖到底,“多谢国相,济北与济南唇齿相依,到时候少不了麻烦国相。”
刘驹一届白丁,只好站在送行队伍的末尾,哪里有插话的余地。
曹操早在人群中看到刘驹,示意夏侯惇牵过两匹马,走到刘驹近前,徐徐说道:“刘兄弟,这两匹烈马,虽比不得大宛良驹,但日行五百里还是轻松异常,我看你缺乏脚力,今日为兄送与你,莫要嫌弃。”
刘驹高兴的接过缰绳,“兄长有赐,小弟怎敢不从?”
曹操一笑,返身来到自己马前,高声说道:“多谢济北诸位大贤盛情,谨此别过。”
说罢上马,与夏侯惇并骑而去。
刘驹牵着马,徐步回城。
夏侯惇手挽缰绳,看着曹操意气风的样子问道:“刘驹小儿,不过一介白丁,何乃大兄眷顾如此?”
“元让,”
曹操手拿马鞭,面色严肃,“还记否高阳亭当晚?”
夏侯惇用脚踢了踢马肚,“小弟虽愚钝,高阳亭的际遇还是记得的。”
“刘驹此子,年方弱冠,但行事谨密,”
曹操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当日他曾说出为梁王后裔,为兄嗤之以鼻,昨日才知大错特错。刘驹此子,巧思妙想层出不穷,恰与公输班相似,如此人才,若不俯结交,日后怎能为我所用?”
夏侯惇不屑说道:“一落魄王孙,懂得些奇技淫巧,与兄有何助益?”
“落魄王孙也是光武后人,”
曹操看到夏侯惇对刘驹一副瞧不起的样子,“比起你我出身,不知道高出多少?如今大汉天下,风雨飘摇,若无明主,必陷入乱世争雄之势,为兄一心匡扶汉室,恨无知己。”
“小弟还是看不出刘驹此子对兄的助益,”
夏侯惇仰头望着东方如血一样红的太阳,“朝日初升,霞光万道。大兄自二十岁便入宦途,如今已是两千石高官。若朝中有变,力雄多谋者才可为爪牙,奈何眷顾一白面小儿?”
曹操看着夏侯惇的侧脸,心底暗暗叹了口气,元让勇则勇矣,却不知乱世用人,不拘一格。也不再解释,鞭打胯下之马,迎着朝阳,向东而行。
刘驹回到栖身的小院,李基迎了过来说道:“刘哥儿,今早国相派人送来了二百金,说是订购圈椅、老板桌二百套。”
“人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