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随身带着一扇门 妖僧花无缺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无门(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随身带着一扇门第一卷铁胆神侯!第十四章无门!中秋佳节过后,曹信就在为学医做准备。

这个决定可不是胡来的。

曹信早早就在思量,大约是从逃荒途中几个兄弟以及父亲曹坤病死之时,就已经有了这个念头。

现今这世道,良医不少,庸医更多。

无论是为了自己今后身体健康着想,还是为家里人,将自己培养成良医、名医乃至神医,这当然是最佳方案。

再一方面,曹信本身就对医术很感兴趣。

人生百年。

总要有些追求,有些梦想,有些发自内心的兴趣爱好。

若一辈子只习武,这是武夫,是武痴。

不是正常人。

曹信这辈子总不能全部心思都扑在习武上。

百无一用是书生!

武夫又何尝不是?

在习武之外,还须有一技之长傍身,有其他爱好调剂。

医术。

从医。

这是极好的选择。

挣钱不少,地位不低。

虽说在大梁,有权有势的人物的确能够对医者呼来喝去,哪怕远近闻名的良医也最多得几句恭维,照样不敢违逆,以免招灾惹祸。

但曹信不同。

“我本身习武,有‘青铜仙门’,日后造诣不会太低。”

“在这基础上在学医行医,日后是对标‘杀人名医’平一指、‘蝶谷医仙’胡青牛、‘阎王敌’薛慕华,乃至‘桃花岛主’黄药师这样的人物。”

若医术超群,则广交人脉,江湖处处是朋友。

若医术平庸,便不示人,默默钻研打发时间。

总之,只要有武力在身,就不怕灾祸上门。

然而。

想学医也不容易。

……

“我打听过了,宏济堂、仁心堂、善信医局这些大字号的医馆,招收学徒都有各自要求,还得有关系有门路推荐才行。”

“小一些的医馆更是这样,一般都是子侄传家,即使收学徒,也是从宗族、邻里挑选的身家清白聪明伶俐的。”

八月十八,曹信带回来一个坏消息。

想学医?

学而无门!

压根没处学,根本不收你。

而行医这一行,没有师傅领进门,悉心教导,言传身教,单靠自己看医书自学,未免不知天高地厚。

();()  曹信的学医大志,在第一关就被卡在门外。

“你不要着急,西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医局医馆药铺不下二百,我这几日再去打听打听,总有一处能成的。”

曹仁宽慰弟弟,其实心里不报太大希望。

从古到今,想要学习医术都不容易。

例如西京城中小一点的医馆药铺,很多大夫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辈或者被送到了师父跟前,先是要和师父上山采药,去药农药商那里收药,还要动手炮制药材,同时还要背诵中医启蒙的各类书籍。

比如《药性赋》《中药四百味》《濒湖脉诀》《汤头歌诀》《雷公炮炙论》等等,一个师父一个教法,这段时间实际上是一个认药过程,也是一个长期且有枯燥的过程,大约需要五到十年。

当小学徒差不多知道鲜药、生药、干药、炮制药的形态和种类。

这才算完成第一步。

这时候,才可以走到台前在堂前抓药,同时师父会给一部书背诵,这套书基本上就是《黄帝内经》,不会有什么出入,当背诵完《素问》后又会给《灵枢》,直至把黄帝内经都背诵完。

再下一步,不同学派就会给与不同的书,比如伤寒派会给《伤寒杂病论》、易水派会给《医学启源》《脾胃论》、温病派会给《瘟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辩》《温热经纬》这类的。

读书背书之余,还要熟悉台前的各种人情世故,各类中药的用量和配比等。聪明的话这个过程大约又是三到五年,等到把师父给的书都背完,这才算又过一关。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