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少姝的山水 凡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葫芦之用(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近旁的少嫆,在石壁前静静地左右踱步,面对诸多姿态迥然的老老少少,潜心体味一番,不禁有些动容:“少姝姐姐,仔细看过去,觉先民们的日子过得还真是有滋有味,靠自己的一双手来丰衣足食,简单质朴,多好!”

“简单?怕是不见得。”

子献摆了摆蒲扇似的大手,“依凭着口口相传的技能和领悟,方能在天地间延命,该是战战兢兢度日才对哦?”

“是,正值开拓之初,万事万物皆需亲身尝试。哪些果实可食用,哪些花草能看病,哪些鸟兽供驯养,还有,哪些法子可以战胜种种意外天灾。”

少姝又开启了她天马行空的臆想,“你们且看这幅场面,像不像人们在为终结的磨难普天同庆,共襄盛举?”

“磨难,比如说呢?”

子献饶有兴味。

“比如,像洪灾水患。”

这是少姝心中盘桓许久的猜测了。

“是典仪啊,怪不得,快看他们脸上神采,均带有一股庄重之气,仿佛真有天长地久那么回事。”

少婵说完,轻轻地舒出一口气。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岛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蛐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子默背出了这几句,音色不甚高昂,却不经意地用上了在书馆诵读时的语调。

“洪兴作注曰:凡洪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

子献颔,他读书从不会耽于刻板的字面印象,愿意投入真情实感地去领会,“在先民们的眼中,无法抵御的洪害堪比妖魔鬼怪,不,应比那些更为可怖。”

见自己的想法有人认可了,少姝越笃定:“大禹仁心,历尽千辛万苦治理好洪灾,在九州山水之上建立不世功业。源神庙中供奉大禹,千百年来香火不绝,也许在人们心底,依然深藏有亘古往事的印记,以及对它们的绵绵追思。”

“好不玄妙,这些寥寥数笔勾勒而成的人们,虽说大多因年代久远,已然模糊不清了,但他们面容上的神采还能幽微地传达给今人。”

少婵看得越多,越是惊叹连连,“许是少姝讲的,他们和今人之间,自有某种缘法,暗暗连结?”

“是,听大人们讲,咱们高祖王父之前数代,便已在狐岐山上定居过活,再要往前,恐怕就溯至上古了,”

子献不经意指向子默方才临摹的少年人,“没准儿,这画上便有咱们郭氏的祖先。瞧那葫芦长得多好,哦,估摸这少年称其为匏瓜也说不定,也怪不得了,阿翁他老人家会突奇想,特意嘱咐三叔母将‘小葫芦’移回来栽培,可见是对此地水土心存缱绻,难以割舍。”

(高祖王父:对高祖的尊称,即指有道先生郭林宗。)

子猷笑了,同少姝交换个眼神,说道:“你这话倒也不错,你们都还没有瞧见过,今春水沟的院子里,‘小葫芦’竞相破土而出,簇簇新芽,油青碧绿,别提多讨人喜欢了。”

“就种在前院花圃间,推窗即见,我已树起了架子,再有几个月,定会结出饱满柔滑,喷吐光亮的果实来,届时绿叶扶疏,遮天蔽日,真是一道绝佳景致。”

少姝忙道,两手并用比划起来,眉飞色舞。

少婵乐得掩嘴:“是,哥哥先前回来已禀明阿翁跟前,他老人家喜得胡须直打颤,同阿婆整日价念叨着,说想起了幼时那累累垂坠的一大架葫芦,思虑翩然,心归稚年所乐。我们看着也开心啊!”

“我看别人家的葫芦,即好种又好吃,青嫩时,油炒、凉拌、炖肉,其味鲜美。瓜瓤还可做汤,少许放入油和佐料,满口香甜,还利水消肿。”

说起吃的来了,少嫆的精神即刻恢复了旧观,“唯独咱们家的,真真费了老劲儿了。”

“谁说不是呢,人家那些葫芦,老成之日,摘下晒干,整个的可做盛器,分开了可做瓢,再有顺眼的,还能当个把玩装饰。”

少妍一叹,用手势表示她经年积攒下来的闷闷无奈。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