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追光者是指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北宋的文人墨客(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法与苏轼位列“宋四家”

黄庭坚的诗作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主张“点铁成金”

“脱胎换骨”

,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感慨。他曾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改成词《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此词在内容上照搬原文,且用了12个“也”

字押韵,紧紧扣住了原作想表达的主旨,足见其对欧阳修作品的欣赏与对文字技巧的高超驾驭。

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1月8日。考进士的时候文章便被欧阳修预见“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门下还有秦观、晁补之、张耒三位学士。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文学创作风格多样,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词作既有豪迈壮阔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

秦观出生于1049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家。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

之一,为婉约派词人。其词风格婉约细腻,情感真挚深沉。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脍炙人口。

秦观在朝廷为官,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等职。然而,他的仕途颇为坎坷,多次遭遇贬谪。

秦观于公元1100年去世,享年52岁。

晁补之生于1053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晁补之自幼聪明好学,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于元丰二年(1079年)考中进士。

晁补之同样是“苏门四学士”

之一,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壮阔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在朝廷历任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着作佐郎等职。于公元1110年去世,享年58岁。

1054年,张耒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

张耒于熙宁六年(1073年)考中进士,当时年仅19岁。

由此踏上仕途的他,却充满波折。起初,他担任主簿、县尉等基层官职,工作兢兢业业,但因其为人正直,直言敢谏,多次得罪权贵,遭遇打压和排挤。在新旧党争中,他的政治立场受到牵连,屡次被贬谪,辗转多地任职,生活困顿。

尽管仕途不顺,但张耒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张耒于1114年去世,享年60岁。

周邦彦出生于1056年,年少时个性疏散,但颇为好学,博涉百家之书。宋神宗时,他献《汴都赋》,受到神宗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

周邦彦精通音律,作品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其词作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他的着作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其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备受赞誉。周邦彦于1121年去世,享年约六65岁。

1081年朱敦儒出生。朱敦儒以词着称,获得“词俊”

之名。他的词作风格自然清畅,前期多写闲适生活,后期多感怀国事。其代表作品有《鹧鸪天·西都作》等,其中“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一句,尽显其洒脱之态。朱敦儒与1159年去世,享年79岁。

苏轼视欧阳修为师,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赞赏有加并大力提携;黄庭坚则视苏轼为知己,与苏轼亦师亦友,相互切磋诗词、文学创作技艺。

而欧阳修、王安石之间,王安石曾受过欧阳修的提携,两人是相熟的朋友,在王安石变法前交往甚密,虽然后来欧阳修对王安石的心法有所抵制,但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苏轼与王安石虽政见不合,但在文学创作上对彼此的文学主张和观点基本持认同态度,当“乌台诗案”

发生时,王安石还曾营救过苏轼。

文人墨客各自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才华和魅力,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宋文坛的繁荣,离不开文人的故事和作品,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魅力和精神风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喜欢历史追光者请大家收藏:(

http:www。xiakezw。com"

target="

_blank"

class="

linkcontent"

>www。xiakezw。com)历史追光者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