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元王朝 电视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明升遣使吴及备政权。

玉珍死后,“明升暗弱,群下擅权”

,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爆发,丞相万胜因与知院张文炳不和,密遣人杀之。内府舍人明昭等又矫太后诏杀万胜。拜刘桢为右丞相。

丞相戴寿领兵攻乌撒,不克而还。

右丞相万胜,年当壮岁,智勇过人。数岁总兵征讨,士卒乐从,所向克捷,开国之功良多。明昭杀万胜,引起了夏诸大臣的不满。

二十七年(夏开熙元年,1367)。保宁镇守、平章吴友仁叛,与陕西李思齐、张良弼通。移文郡县,称:“昔与夏主自沔阳而至重庆,共树奇勋,开邦启土,今日者,矫旨杀戮功臣,我辈宁能自保乎!”

幼主明升调兵征讨,皆败还。

二十八年(夏开熙二年,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丞相戴寿总兵力八万征吴友仁。友仁入城自守,对寿称:“不须用兵,可遣参政文彦彬来,即投降。”

当日即遣彦彬入城。友仁与彦彬约:“丞相可设策将义子明昭等诛之,不然必为所害。”

戴寿回朝后设计擒杀明昭。友仁与彦彬回重庆,请罪谢恩。

朱元璋北伐得胜,元顺帝北逃,明遣使来告。来书以明升比诸窦融、钱傲,暗谕其群臣谏明升以四川降附于明。

明洪武二年(夏开熙三年,1369),明遣使求木植,丞相戴寿不与。

秋,丞相刘桢死。

十月,明遣使谕明升入觐,不从。

明洪武三年(夏开熙四年,1370),以明朝建立,群臣讨论夏之对策。吴友仁主张“外假交好以缓敌,内修武事以备御”

。遣使向明献楠木。

明遣使借路攻云南,丞相戴寿不许。

吴友仁攻兴元,明守军数少,守将金兴旺面中流矢,敛兵入城。遣使走宝鸡求援。吴友仁围城。明援军将至,友仁撤围走。夏明和好遂绝。

冬,明以汤和为征西将军,平章廖永忠为副,攻夔关。丞相戴寿、知院向大亨设天桥备御。明船至,大木下,船辄被撞碎,明军不能上。屡战不胜,退兵峡外。而都城重庆常虚惊,禁不能止。

洪武四年(夏开熙五年,1371),明大举伐夏。汤和为征西将军,自瞿塘趋重庆;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自秦陇趋成都;邓愈驻襄阳,供应粮饷,训练士马。

平章丁世珍拒友德,兵败,夏将双刀王等十八人被擒。友德以木牌数千书克阶、文、绵、汉诸州捷报投诸汉江(西汉水,即嘉陵江),夏重庆守者见之,军心混乱,夔关守军回救成都。明将廖永忠得木牌于巫峡,遂乘虚自夔关入,直抵重庆。六月二十一日,夏丞相刘仁扶幼主明升、太后彭氏诣军门投降,夏亡。立国十年。

七月。成都守将丞相戴寿、知院向大亨犹列象阵拒守,及得明捷报和家书,知重庆已降,乃籍府库仓廪,纳款军门。

明升母子被解送应天,升封归命侯,赐第京师。后徙高丽⑤。

注释①《明史·明玉珍传》。

②《明氏实录》,见《元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二分册。

③李喜喜、白不信、大刀敖入川后称青巾。

④《明氏实录》,见《元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编第二分册。

⑤《明史·明玉珍传》。

张士诚兴败王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起兵。

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东台县)人。有弟三人,皆以操舟贩盐为业。“常鬻盐诸富家,富家多凌辱之,或负其值不酬。而弓手邱义尤窘辱士诚甚”

①。在红巾军起义的鼓舞带动下,张士诚与弟士义、士德、士信结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邱义与所仇富家,放火焚其庐舍,人旁郡,召集人众。张士诚“资性轻财好施,甚得其下之心。当时盐丁苦于官役,遂推其为主”

②。行至丁溪,为大姓刘子仁所拒,张士义中箭死。士诚益愤。与之决战,子仁众溃人海。士诚乘胜攻陷泰州,集众万余人,克兴化,结寨得胜湖(德胜湖)。高邮知玉樽府李齐前往招谕,士诚降,行省授以民职,士诚要求从官军征讨红巾军以自效。时赵琏受命为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移驻泰州,命士诚治戈船,趋淮、泗。士诚疑惧不敢发,又知赵琏无备,复叛。杀赵琏,掠官库民财,走入得胜湖,入据兴化。五月,进占高邮。知府李齐再往招降,被张士诚下于狱。

镇南王府参议军事纳速刺丁守得胜湖,以舟师会诸军往讨。“阿速卫军及真滁万户府等官,见贼势炽,皆遁走”

③,纳速刺丁与其三子皆战死。

六月,亲王完者秃在泰州阵亡。朝廷命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达世帖睦迩于淮南、北召募壮丁,并总领汉军、蒙古军守御淮安。以行省平章福寿讨兴化。

十四年(周诚王天祐元年,1354)正月,张士诚据高邮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韦占④。下令“出狱囚,蠲民逋,凡知名之士取用之”

⑤。二月,元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苟儿。

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率兵讨张士诚。枢密院官石普自荐以步兵三万取高邮。受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义军万人以行。普乘夜衔枚进军宝应(今属江苏),“抵县,即登城,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

。于是,诸将水陆并进,乘胜拔十余城,分三路进逼高邮。“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奇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人之功。而贼以死扦,蒙古军惬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⑥。于是石普军乱,张士诚军乘机反击,石普血战奋击,至日暮,援绝,负伤堕马,与从者皆死。

三月,张士诚下令务农桑,令称“元氏之乱,多在民穷。夫独其君之不仁哉,良以有司不宣德意,妄立科条,志在肥家,不恤民隐。百姓求生无路,引义不能,遂至崩解。余起兵之意,诚欲出生民于涂炭,予所在以安全。食为民之天,农桑为民事之本。有土有财,只在利导,既富且教,尤要提撕。令下之日,务曲体余衷,相机度宜。俾处处有生养之具,毋徒以文具相涂饰也”

⑦。要求慎择长吏,以民生兴耗为考察长吏的标准。

四月,令州县兴学校。令称“风化之本系人伦,贤材之兴关学校。今者豪杰并起,相与背叛,良由父子、夫妇、兄弟之道失序,故君臣之义不明。廉耻道丧,王纲解纽,实在于斯。凡属州县,聿稽前典,务选明博好礼之士,朝夕讽诵,以修明伦序,以兴起贤能”

⑧。

六月,进攻扬州。达识帖睦迩兵败,诸军皆溃。朝命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佛家闾会达识帖睦迩,再进兵讨伐。

九月,丞相脱脱统大军南征。“黜陟予夺一切庶政,悉听便宜行事;省台院部诸司听选官属从行;禀受节制。西域、西番皆发兵来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

⑨。十一月,至高邮,连战皆捷,高邮城破在旦夕。而宣政院使哈麻却在皇太子、皇后面前谮毁脱脱,监察御史袁赛因不花也三次上章弹劾,称“脱脱出师三月,略无寸功,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半朝廷之官以为自随。又其弟也先帖木儿庸材鄙器,玷污清台,纲纪之政不修,贪淫之心益著”

。于是,以师老费财削脱脱官爵,安置淮南;以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代将其兵。诏书指责脱脱:“坐视玩冠,日减精锐,虚费国家之钱粮,诓诱朝廷之名爵。”

诏书开读后,“脱脱匹马北归,将士溃散,元兵不复振矣”

⑩。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