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杜甫下(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人的意境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这一也被誉为七律之。”
墨客凝视着这,深感震撼。
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难懂的典故涉字,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庞大的意境。
他们真心实意的感到敬佩——诗圣之名名不虚传。
“在这偏远的夔州,他遇到了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观其舞剑,写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天幕上实时跳转内容。
[一舞剑气动四方!!]
[如此经历却有这样的情怀]
[倒霉小苦瓜,要是早生个十几二十几年就不用遇到乱世了。]
“77o年,这是杜甫在世的最后一年,杜甫一家辗转漂泊到了潭州,他又遇到李龟年。”
“这又有了一《江南逢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up主没文化,只能说卧槽,写的太牛逼了。”
[哭死了,在盛世大唐分崩离析之后,又遇见了故人,感慨万千]
[落花时节也指杜甫晚年]
“在潭州的时候遇见臧玠作乱,只好逃往衡州,半路中遇到江水暴涨,只能暂留在方田驿。”
“5天都没东西吃,幸亏县令派人来送东西才得救。”
“这一年冬季,杜甫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闭上了眼眸,离开了这漂泊的一生。”
“小时候不理解诗圣的分量。”
“直到如今,现我身处太平尚且颓然自困,志气渐弱。”
“而杜甫是在山河破碎,穷困潦倒的地步仍然能忧国忧民,至今方知诗圣二字重于泰山。”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