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家父汉武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7080(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少府寺卿大喜过望。

果然殿下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明面上对他各种嫌弃,私底下还是记着他的。不枉他费尽心机,隔三差五往东宫跑。

看,刷存在感是有用的,为他量身定制的东西不就来了吗?有了这些纸,就能代替简牍与绢帛。天下士人书写学习之道都将发生改变。

这是大功吧?不但是大功,还是大利。

毕竟有了纸这么轻薄好用的东西,谁还会用竹简绢帛?

只要做出来,根本不愁卖。

所以纸一点不比玻璃差,甚至可以说还更上一层。

少府寺卿看向刘据,眼中迸发出闪瞎人的亮光,有激动有惊喜有敬佩有感恩。

扑咚。他跪下来:“请陛下与太子放心,臣微臣必竭尽全力,尽快量产,以供宫中朝堂与天下士人所需。”

“只是这样吗?”

少府寺卿愣住,看向说话的刘据。

“你所说供应单纯指纸张供应吗。可还有其他?”

少府寺卿懵了,其他?还有什么其他,不就只做出一个纸吗?

“纸可以书写、练字、作画,也可以用来抄书,将过往所有竹简绢帛记载全部换成纸张。”

少府寺卿恍然大悟:“殿下是想将宫中石渠、天禄、麒麟三阁的藏书换成纸书?”

汲黯点头:“此法可行。如今三阁内藏书九成九都是竹简,竹简厚重,占地大,堆积冗多,取用不太便利。若能以纸书代替竹简,再重新按类别整理排列,修订名录,当便捷有效许多。”

“此事确实要做,但孤所说不只这个。”

刘据看向刘彻,“父皇,我听说民间许多人不识书籍不认书籍,非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

“即便似《春秋》《论语》这类常规书籍,有些人家就算手中略有薄弱余钱想买,也得不来。因为他们没有渠道。

“竹简之重,绢帛之贵,导致运输与传播上的种种艰难。以至于天下食肆酒肆众多,却没有一间正式的可供平民随意买卖的书肆。”

刘彻立时明白:“你想建书肆?”

“对。书肆,不但卖纸,卖笔墨砚台,也卖书。纸与书的价格不能太高,略有薄利即可。如此知识才能得到广泛传播。

“有些人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机会。那我们就给他一个机会。唯有天下识文断字者渐多,有志者辈出,我大汉才能人才济济。父皇才能不为人才困扰。”

刘彻蹙眉:“想法很好,并非不可行,但难度太大。你可有想过书籍复抄需要多少时间,一人一天能抄多少?一本,还是两本?

“你又可曾想过,要达到你所说的广泛传播、自由售卖需要多少本,这中间得耗费多少人力,又需要多少时间?”

刘据大方承认:“想过的。”

刘彻愣住,忽然灵光一闪:“你可是已有解决方案?”

刘据勾唇:“还是父皇懂我。父皇,若我说,我有一法,可一日复刻书籍数百本呢?”

刘彻:!!!

众人:……

一日?数百本?

太子殿下,你在说什么天方夜谭,请不要太荒谬!这怎么可能!

刘据笑而不语,将众人领到偏殿。

此处,霍光与卫不疑已经候着了。刘据使了个眼色,卫不疑端出一块木板放置案上。

木板上密密麻麻刻着许多文字。

刘彻眸光闪动:“这是……”

“这叫刻版。印刷底版。”

印刷?此为何物?

知道他们懵,刘据也没吊胃口,直接用刷子沾了霍光递来的墨汁,均匀刷在刻版上,将纸张往上面一拓,用推板推过去,再揭下,一张印满字的纸就出现了。

汲黯惊得差点下巴都掉了:“这……这是公羊……公羊传第一卷的前部分内容?”

“是。建立书肆,自然不是为了售卖珍稀孤本。培养人才,重点在于常规书籍。只需将这些常规书籍都刻成刻版,依次印刷,就能数日内得到诸多成书。父皇觉得,如此可行?”

刘彻&众人:!!!

行,那可太行了!

这……这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若非今日亲眼所见,谁人能信,一日可成书籍百本?

但太子殿下“刻版”

一出,别说百本,只需刻版足够,人手足够,千本都可能!

刘彻又惊又喜,竟忍不住将刘据抱起来:“好!不愧是朕的麒麟子!”

刘据:……

——卧槽。据崽真是不搞则已,一搞就搞俩。造纸术跟印刷术一次搞定。现在四大发明只剩火药了。不过火药这种东西威力太大,尤其是在西汉这个时间段。全世界都处于冷兵器时代。冷兵器的发展都不算大。来个热武器,那真的逆天。

——据崽棒棒哒,有了造纸术跟印刷术,书籍与知识就可以传授于民,虽然仍旧不是人人可以读得起书,却比之前好很多。不过某些贵族估计不会太高兴。毕竟知识不再垄断在他们手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