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头发散乱(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阿桂接过,左手往自己兜里一揣。
杜月笙急忙摇头。
“师娘,不用,这是我的徒弟们。”
阿桂一喜“哦,真当师傅啦!好,这儿是?”
她抬头看看楼房,八成新,时髦,气派,牢固“就是你的公馆?”
杜月笙挥手让三个徒弟驾车离去。
然后,恭恭敬敬地摇摇头。
“不,我仍住在上海法租界同孚路同孚里(今上海石门一路315弄),起步不久,不必太浪费。这楼,是我专门买来孝敬师娘的。”
阿桂恍然大悟。
一行进了楼房。
但见楼上楼下共三层,一楼饭厅,二楼客厅在,三楼卧室,各种家具用具配套齐备。更让阿桂高兴的是,从三楼卧室推开大窗子望出去,右面,是静静流淌水波不兴的苏洲河。
左面,则是有些迂回曲折的黄浦江。
越过浦江,可以看到对岸屋顶跌宕的6家嘴,就在6家嘴那块呈大三角伸向江边的角嘴上,七十一年(1991年)后,耸立起了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一座塔高约468米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Theorienta1pear1Radio&TVToer)。
再从左右二面的中间望过去,就是蜿蜒如云的外滩了。
外滩左前方,隐隐约约还能听见轮渡的鸣笛,那儿,是登场,直上三千多米,就是十六里铺小东门……一生的闪光记忆,一生的酸甜苦辣,全汇聚在了这幢三层楼的窗口,可见杜月笙的劳苦用心。
阿桂的眼睛,湿润了。
“小笙崽,谢谢,谢谢啊!”
杜月笙扶师娘坐下,宝英则和沈丫头楼上楼下地忙忙碌碌着。“师娘,事情我都知道了。”
望着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师娘,忍住心里的激动。
杜月笙轻轻道“我也苦苦劝过金荣兄,可这人要是对什么入了迷,九头牛也拉不回。由他去吧,一切有我的呀。”
当年的跑腿小弟,如今的后起之秀。
苦心经营,高歌猛进,已初现“三百年江湖第一人”
的傲气霸气,对当年的师傅,如今称兄道弟,直呼其名,让阿桂暗自感叹高兴不已。
“谢谢!为什么一去八年,从没想过回来看过我?”
“师娘,不是不想,而是天天想。”
杜月笙依然淡淡然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可光想不行,还得有实际行动,不然,我有何脸面回来见师娘。”
“这么说,那篇《也谈有感》和金色大匾,就是你的杰作?”
杜月笙点点头。
当然,林桂生不知道,为了黄金荣的弃旧纳新,杜月笙曾和当年的师傅,产生了第一次激烈地争吵和冲突。无奈,被妻出走和手下大将们一哄而散,逼到悬崖边上的黄金荣,恼羞成怒并没勒马,反而加快了迎娶露兰香的脚步。
二黑道大佬,差点儿因此绝交。
黄金荣露兰香的大婚典礼,杜月笙和沈月英没出席。后经黄的多次主动努力,杜才勉强与之交往,可对于那个逼走自己师娘,直到其二年多后,将黄的财产席卷一空扬长而去的女戏子,一直都没有待见过她。
“师娘,刀口上行走了多年,您也累啦。”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