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生态体系大循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天上的大家伙(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真想去思源集团上班,可惜我还在上高中,还有两年才毕业,等大学毕业都六年了,不知道思源集团展到什么地步了。”

“你想多了,好好读书吧,争取考个好大学,说不定有机会呢?”

……

一场本来由uFo产生的讨论,居然被人给带偏了,谈论起了思源集团,好巧不巧的是这种带偏还真是歪打正着。此刻鲲鹏已经跨越数千里的路程来到思源集团航空平台的上空,缓缓降落。

思源集团慕名而来的人员过了两万,而思源集团附近的普通百姓听到消息也赶过来观看这庞大的鲲鹏。

当然,对于官方人员,不管对方知不知道这个消息,都被思源集团的对外人员郑重的通知到位了。这是一种礼节,大家一起来见证某些大事件本身就是荣耀。

所以,现场就出现了一个小圈子,这个圈子由国家高层,地方官员,甚至军方人员组成的便衣团体。陪同人员就有陈晓峰和他的妻子王思源还他手中抱着的孩子。

当然设计和装配鲲鹏的项目总长和几个关键项目长也在这个小圈子里,他们主要讲解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还有思源集团对外工作人员负责相关的陪同工作。

现场热闹非凡,堪比载人航天射成功。而且这里围观的人群比起航天更加密集。工作人员只负责拦住15o米范围的距离,反正都是没毒没危害的气浪,无所谓。

这时高层领导像负责鲲鹏的项目总长问话了,“这架鲲鹏,总造假成本多大?”

“不过两个亿华币。”

“这么便宜,你不会报错了吧?”

领导震惊的说。

“没算错,这里大部分材料都是思源旗下子公司,回收的废金属材料加工制成的新材料。按照总吨位来算的话用材并不多,主要费用还是在加工上面。”

“原来如此,但是这样一个大家伙怎么看都有点不可思议。听说上面的能源全是靠核聚变电?”

“对,上面安装了两台8oom核聚变电机,本来6oom就够用了,考虑到一些余量问题就将功率提高了3o%”

“如果是普通飞机,这么大家伙得烧多少航空燃油呀!不过现在油价被你们公司的技术压的够呛了。两桶油每天都在申诉,想要转型,但是我们也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要不你们公司帮帮忙,弄个科研项目出来,好让他们消停一下,不然我们可难受了。”

领导开玩笑的对着陈晓峰说道。

“电力能源代替石油和其他化学能源是大势所趋,我们公司也没有太多合适的技术提供给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升级充电度,让充电快一点,这样可以应用在所有的加油站。”

“你说的是充电桩项目吧!他们也这么想过了,也做了,但比起卖石油,明显赚钱没那么多。所以很多地方工资都快不出去了。”

“那就没办法了,现在还有很多燃油车没被淘汰,将来所有的车都实现了电动化,他们又怎么办?时代在变化,技术也在进步,不会让每个人享受到好处的同时,还允许他止步不前。

两桶油,迟早要经历改变,他们的盘子大,网点多,本来是一件优势如今却成了一种劣势。其实这些点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做好其他的服务不比卖油赚单一的钱少。”

“嗯,没错,有些事还是得靠自己来想办法,不然总靠别人,什么时候是个头。”

领导很认同的说。

这时候,鲲鹏已经完全着6了,因为这架鲲鹏是货运机,上面只坐了一百多个返程的工程师。当工程师们顺着升降台,一边下降一边挥手向围观的群众示意时。

现场一片欢呼声,久久不能平息。

这时,军方代表忍不住了,拉着陈晓峰说,“能不能给我们军方生产十架鲲鹏,先付款再生产都行。但是要求用材料更加扎实点,你们民用的5oo吨的空载,军方就要求7oo吨空载,价格是同型号的三倍。”

“可是,我们公司自己才生产这么一架,还没一年以上的验证期呢?”

陈晓峰无语的说。

“验证什么呀,你们公司生产的东西需要验证吗?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你以为我不知道。”

军方代表人很了解的说到。

“这不是我们公司一家生产的,是几家公司联合生产的。”

“那就签联合合同,你们公司牵头就行,两年能不能造出来十架?”

“这个我不太清楚,问负责项目的工程师吧!合同也要跟他们签,他们答应了签就签,不答应我也没办法。”

陈晓峰直接甩手掌柜,本来他也是甩手掌柜。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