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雨大宋有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3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杜中宵思索一会,道:“如此反常,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耶律洪基被俘,一直到现在,契丹也没有定下新主。可能契丹王公依然争来争去,谁都不肯让步,不顾及这些了。还有一个可能,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守大定府。只要朝廷进军,这些契丹人就逃了。”

第141章北进

下午,杜中宵官厅,赵滋、李璋、富弼和王凯、贾逵两边落座,议论接下来的战事。

杜中宵道:“三日之后,就有足够的粮草运到幽州。五日之后大军到来,我们便就出发。由李复圭坐镇檀州,组织粮草运发。富相公坐镇幽州,确保足够的粮草到檀州。我到榆州去,指挥前线兵马,与契丹最后决战。此一战,对付的是契丹最后的残兵,一旦胜了,契丹也就灭了。”

几人一起拱手称是。

杜中宵道:“赵滋,你介绍一下前线战事,我们要如何应对,让大家都心中有数。”

赵滋称诺,站起身来,走到巨幅地图前,道:“大定府是契丹中京,去年耶律洪基南下前,就驻陛在那里。中京道多山,不过越向北,山就越低矮,大定府周围实际上是低山草原为主。中京道也是个农牧兼有的地方,种地的人中,除了汉人和渤海人,还有一些奚人。”

富弼道:“年前奚大王奚马六率先投降本朝,听说因为此事,契丹部族与奚人不睦。”

赵滋点了点头:“不错。听说契丹有人提出来,要吞并奚族各部。不过,这种话也只是说说发泄罢了。奚不是小族,契丹人能吞并早就吞并了,何必等到现在。”

杜中宵道:“虽然有奚人种地,奚族各部还是游牧为主。北进之后,把奚人与渤海人同等看待也就好了,不必格外留意。只有契丹的各部族,是要重点打击的。”

赵滋叉手称诺。道:“前些日子马镝说是大定府以南各州,都要献城。依计划,今天刘几一军应该到榆州了。此次进攻大定府之战,就是以榆州为帅司所在,杜太尉率王凯和贾逵两军前去。预计以五万人向东进攻兴中府一带,以十万人对大定府之敌。”

富弼皱了皱眉头:“契丹大国,十万人进攻大定府,是不是少了些?”

赵滋道:“回相公,去年在幽州被全歼四十万契丹大军,契丹已经不剩下从少军队了。大定府的契丹军队,估计只能组织起三万余人,再多就没有了。十万大军对付他们,已经足够。”

富弼点了点头,心中还是有些嘀咕。其实契丹虽然是大国,人口的数量其实不多。杜中宵估计,全部的契丹人加起来,也只有七八百万人。去除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地区,四五百万人口最多。被灭掉了四十万大军,相当于十人中就有一人折在了幽州,哪里还能够组织起多少军队?

不是有人就能组成军队,从身体条件、年龄、脑子正常等等条件筛选下来,十人抽一人,就是不小的比例。五人抽人一人,就是非常强大的动员力量了。便如两宋时期,金军南下十年,南宋朝廷掌握的军队,也不过二十多万人而已。

历史上宋朝的禁军,说是数十万,甚至过百万人,真打起来,有战斗力的数量其实非常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五十万真正有战斗力的常备军,就绝对是世界上的强权。有十万大军,就可以横扫万里草原。杜中宵带十五万人北上,是谨慎起见,面对着契丹集中起来的草原力量。其实有五万军队,现在就可以去平定草原了。草原上的军队,其实没有那么多。

宋朝如果能一直保证这十五万人的后勤粮草,杜中宵有信心,带着他们把整个草原扫一遍。草原真正阻挡中原王朝的,不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有多么强,而是遥远的距离,艰难的补给。

赵滋接着道:“大定府最强的力量,是留在那里的契丹斡鲁朵各宫。除了去年在幽州被消灭的宫室军之外,他们还有数十万人。穷尽全力的话,还可以再拉出来两三万人的军队。不过,一直到现在,契丹都没有派军队迎击进入的刘几一军。太尉估计,这些斡鲁朵,要么是正在忙着选立新王,要么就是没准备守大定府。一个可能,我们大军到达榆州,他们转身也就跑了。”

杜中宵对李璋道:“数十万人的斡鲁朵,不是军队,想跑没那么容易。不做准备,一时之间哪里走得了?你多派人手,查看大定府情况。如果各部斡鲁朵开始集结,可能就想跑了。”

李璋叉手称是。杜中宵管理下的情报机构,就只是收集情报而已,不做出格的事。这个年代,只收集普通情报,政权都不重视,运行得很好。

赵滋道:“大定府向北,就是契丹上京和临潢府。那里比大定府重要的多,而且可以调集上京道的力量防守。据我们估计,契丹的斡鲁朵,很可能会逃到那里,做最后抵抗。”

杜中宵道:“上京在永安山旁,面对大草原,是契丹腹心。契丹如果正常的话,应该是把最后的力量撤到那里,与我们绝一死战。到那里太远,粮草运输不易,与大定府不同。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能不能组织军队到达那里,是我们能不能一战消灭契丹的关键。我们出兵后,富相公做好准备,后续运粮的人可能会增加,才能一战定胜负。”

富弼听了不由皱起眉头:“幽州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能征集人手?若征集民夫运粮,就真地把人向死路上逼了。这几个月,朝廷占领幽州之后,多施仁政,百姓感恩,不可废于一旦。”

杜中宵道:“此事你与中书和枢密院商议,看从哪里再招人来。自从契丹南下,我们出动了倾国之兵,有今日战果不易。既然契丹守将献城,燕山轻易入手,就不要轻轻放过契丹。”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