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罗马海军覆灭(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弗拉维提在面对华朝海军那几乎不可战胜的战术时,并未选择坐以待毙。他思考一番后得出结论,罗马的战船虽然排水量较小,但在灵活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能够在一些浅水区域自由穿梭。
于是,一个狡猾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悄然成形——他打算利用这一优势,将华朝海军的舰船勾引到水浅且暗礁密布的地方去。
在他的设想中,一旦华朝海军的战舰触礁或搁浅,那么它们就将成为罗马海军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宰割。到时候,罗马海军再趁机发动猛烈的攻击,或许就能一举扭转战局,消灭这股威胁罗马帝国的华朝海军。
然而,弗拉维提却并不知道,他所面对的华朝海军,并非孤军奋战,更非毫无准备。华朝皇帝张循拥有推演预测战况走向的系统外挂,在张循的指引下,华朝海军的战舰几乎不可能发生意外。
另外,在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华朝海军还迎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上船。那是一些被华朝这些年收买的、熟悉地中海海况的罗马奸细。这些人,如今已经成了华朝海军的向导,他们不仅为华军提供了宝贵的海图信息,还指引着华朝海军的战舰避开了一个又一个潜在的陷阱。
因此,当弗拉维提满怀期待地实施他的计划,试图引诱华军战舰触礁、搁浅时,他注定会迎来一个残酷的失败。华朝海军的战舰在张循的英明指导和罗马奸细的精确指引下,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地中海的波涛之中,让罗马海军的每一次努力都化为泡影。弗拉维提的计谋,最终只能成为一场徒劳的闹剧。
如此这般,华朝海军在地中海的广阔海域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击战,对罗马海军战舰进行了无情的猎杀。罗马海军,在这支强大而狡黠的敌人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动地承受着华朝海军的猛烈炮火。他们的战舰一艘接一艘地被击沉,士兵们一个个地倒下,整个地中海仿佛都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这场追击战持续了整整两个月,期间,华朝海军不仅展现了其强大的战斗力,更显示出了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而罗马海军,则在这场漫长的战斗中,逐渐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更加致命的打击降临了。从遥远的红海赶来的华朝南海舰队,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加入了这场追杀的行列。他们的到来,让罗马海军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防线彻底崩溃。
弗拉维提的旗舰,这艘曾经代表着罗马海军荣耀与希望的五层桨战船,也在华朝海军的炮火中轰然沉没。弗拉维提本人也重伤落海,未能被及时营救,最终淹没在了那片他曾经誓死扞卫的海域中。
这场战役的结果,对于罗马海军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上千艘战舰,被华朝海军击毁了七八百艘,剩下的也大多被俘虏。海军士兵十多万人,伤亡惨重,三四万人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海域,还有部分人选择了弃船上岸逃跑,将战舰拱手留给了华军。更有一万多人,在深感罗马帝国覆灭已无可挽回的情况下,选择了向华军投降,希望能够在华朝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对于华朝来说,这场胜利不仅意味着地中海霸权的稳固,更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收获。那些投降的罗马海军士兵,正好可以被用来操作罗马的海船,为赵云率领的华朝陆军渡海作战提供宝贵的运力。他们的加入,会大大提高华朝陆军的渡海效率,为华朝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更多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罗马海军在地中海的最后一抹余晖被华朝海军的炮火所吞噬,那片曾经波涛汹涌的海域,如今已成为了华朝海军独步天下的舞台。罗马海军力量的彻底覆灭,不仅标志着华朝彻底占领了地中海海域,更让许多罗马人意识到,华朝陆军渡海踏入欧洲大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
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震撼着罗马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不安。他们深知,黑海海峡,这条连接亚欧大陆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将意味着罗马帝国的门户大开,敌人将如潮水般涌入,罗马的灭亡也将指日可待。
面对这生死存亡的关头,罗马帝国展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斗志。元老院紧急下令,从希腊、罗马本土以及欧洲内陆各地,火速抽调精兵强将共计30万大军,补充到了黑海海峡的防线之上。
在普利乌斯·卡托的统一指挥下,这30万大军将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敌人,誓死扞卫罗马帝国的荣耀与尊严。
如此这般,普利乌斯·卡托麾下已汇聚了整整80万大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士兵并非临时从奴隶、平民中强行征召的仆从军,而是经过战火洗礼、身经百战的正规军。他们来自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曾在其他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汇聚一堂,共同守护着罗马帝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支军队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战斗力强悍,是罗马帝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存在,让普利乌斯·卡托有了足够的底气来面对即将到来的华朝大军,也让罗马人民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这80万大军,几乎已经是罗马帝国的极限了。为了守卫黑海海峡,罗马帝国几乎将国内最精锐的军队都抽调到了这里。从北方的边疆到南方的海港,从东部的平原到西部的山地,罗马帝国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被掏空了一般,只剩下少量的地方城防军在维持着日常的治安与防御。
就连罗马城,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首都,如今也只剩下不到5万的禁卫军在守护着。一旦首都发生变故,仅仅数万禁卫军,能不能镇压得住,令人不得不怀疑。
罗马帝国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进行一场豪赌。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普利乌斯·卡托和他的80万大军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创造奇迹,守住黑海海峡,保住罗马帝国的命脉。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仿佛嗅到了罗马帝国衰弱的气息,他们如同饿狼般开始南侵,迅速攻占了罗马帝国的北方领土,包括后世的比利时、瑞士以及法国北部等广袤区域。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给罗马帝国雪上加霜,让原本就紧张局势的欧洲大陆更加动荡不安。
然而,此时的罗马帝国却已无暇他顾。在他们眼中,最大的威胁并非这些趁火打劫的日耳曼人,而是远道而来、势不可挡的华朝大军。华朝海军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以及他们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陆军战斗力,都让罗马帝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如果不能将华朝大军挡在黑海海峡之外,那么罗马帝国的灭亡,恐怕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罗马帝国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他们几乎将国内所有的精锐陆军都抽调到了黑海海峡,以期望能够在这里挡住华朝大军的脚步。因此,面对日耳曼人的南侵,他们也只能选择暂时隐忍。
实际上,对华朝皇帝张循来说,在罗马帝国如此倾尽全力守卫黑海海峡的同时,也并非没有其他机会。
有大臣曾向张循进言,建议他利用华朝海军的强大优势,运送一支陆军精锐,直接从亚平宁半岛登陆,直捣罗马城的心脏地带。这样的策略,无疑能够避开罗马帝国在黑海海峡的重兵防守,直接对罗马帝国造成致命的打击。
罗马帝国的大部分精锐军队此刻正死死钉在黑海海峡,守护着那最后的防线,这使得罗马城看似成了一座孤城,防御力量空虚,仿佛只需轻轻一推,便能将其一举攻下。
攻占罗马城,这个象征着罗马帝国心脏的地方,无疑将是对整个帝国的沉重打击,甚至可能直接导致罗马帝国的覆灭。
这样的建议,对于一心想要征服罗马帝国的张循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即付诸实践,将罗马城收入囊中。
然而,张循并非鲁莽之辈,他深知战争的复杂与多变。在做出决定之前,他利用自己那神奇的系统外挂进行了一番推演,以预测可能的战争走向。这一推演,却让他原本火热的内心逐渐冷却下来。
原来,张循发现,虽然华朝海军的力量确实强大无比,但罗马人也并非毫无准备。他们早已料到华朝可能会采取这样的策略,因此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一旦华朝海军靠近罗马城,还未等华军登陆,罗马人便会迅速撤离,逃往欧洲大陆深处。而普利乌斯所率领的黑海海峡防线军队,也会迅速撤回,利用阿尔卑斯山的复杂地形,与华军展开游击战。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张循所愿意看到的。他深知,一旦陷入游击战的泥潭,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后患颇多。
虽然从长远来看,华朝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深厚的底蕴,最终必将取得胜利,但如若轻率地选择从亚平宁半岛直接登陆攻打罗马城,无疑会大大增加战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这样的策略,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兵源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更可能让华朝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之中,得不偿失。
相反,若华朝能够保持冷静与耐心,选择一条更为稳妥且直接的道路——即从黑海海峡堂堂正正地渡海攻击,那么就能将罗马帝国的80万大军牢牢牵制在前线。
一旦华朝能够在这场决战中正面击溃罗马帝国的军队,那么罗马帝国内部必然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分歧与混乱。失去了80万军队这一坚强后盾,罗马的贵族、官员和民众将会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他们之间的裂痕也会逐渐显现。
根据张循的推演,在这样的混乱之中,会有人站出来,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选择控制罗马城,并向华朝投降。
这样的结果,对于华朝来说,无疑是最为有利的。它不仅能够避免在阿尔卑斯山脉中与罗马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还能以更为和平、稳定的方式接收整个罗马帝国。
这样,华朝不仅能够获得罗马帝国的广阔领土和丰富资源,还能借助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更好地在欧洲大陆上站稳脚跟,实现其更为宏大的战略目标。因此,选择从黑海海峡渡海攻击,无疑是华朝在这场战争中最为明智且有效的策略。
唯有将这横亘于前的80万罗马大军彻底击溃、尽数俘虏,方能从根本上瓦解罗马人内心深处的所有信念与希冀,使得他们那座象征着无上荣耀与权力的首都罗马城,在失去了坚强后盾的支撑后,不攻自破,黯然失色。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