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嗯”
了一声。这时,教授和蒋泽汉开始闲聊起来,说的都是当年在校园里如何如何的琐碎话语。而苏勤却摸出手机,低着头看起来,并不时按几下,似乎是在和什么人聊天。这时,我的手机响了,一瞅屏幕,是李昊打过来的。
我冲他们几个微微点了点头,拿起电话朝着天台一侧没什么人的位置走去。心里暗暗寻思着李昊这性子确实也够急,才半个多小时,难道就出完现场了?
“你现在就要过来找我吗?”
我按下接听键直接问道。
“没这么快。”
李昊应道,“沈非,你现在方便说话吗?”
我意识到他可能又有什么不便于让外人知晓的关于心理学的案情想要和我沟通,便再次朝着角落里移了移身体:“嗯!你说。”
“1o分钟前,我们覆盖全市各个角落的天网监控中心,在五一北路的一个路口,捕捉到了昨天劫走张金伟的救护车经过的视频了。对手连那假车牌都没换,大大咧咧地开向市郊的屠宰场大院。我们现在已经派了一组同事在过去的路上,可能有机会将那三个犯罪嫌疑人给逮个现行。”
李昊说道。
“哦!”
我认真听着这似乎与我没什么关系的案件进展,脑海中却又一次闪过乐瑾瑜的脸,“李昊,这种抓捕的活,也需要我帮手吗?”
“没……”
李昊似乎在犹豫什么,半晌,他语气凝重,“沈非,这次监控拍到了救护车前排的两张清晰的人脸,其中一张是……”
“我知道了。”
我将他的话打断,语气越镇静地说道,“是乐瑾瑜,对吧?”
李昊“嗯”
了一声。
“李昊,能个截图给我看看吗?”
我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没有违反规定的话。”
“我一会儿就给你,并且你现在也已经有权限了解这次案件的一些细节。”
他继续说道,“汪局已经指定要我邀请你加入本次‘秘云水库特大凶杀案’专案组,稍晚点就会有同事过去接你上市看守所提审邱凌。”
“哦!”
我应了一声。
只是,在这一信息袭来的时候,我现自己似乎变得没有了太多应该有的纷扰情绪。甚至,对于扑面而来的巨网,我潜意识深处竟然开始主动迎合,还有一些期待。
挂了线,我没有马上回到韩晓她们几个身边,而是自顾自地站在这大平台边上,朝着远处的朝夕公园望去。那整齐的树木郁郁葱葱,茂密得足以掩盖住树荫下的一切。就算有罪恶生,此刻如我般鸟瞰其间的人们,也无从洞悉。而我们唯一能够通过眼睛收获到的,是生命蓬勃的美好景象。
我嘴角上扬,就好像邱凌面对我时的神情。我的手紧握着手机,等待着震动再次响起,收到李昊来的、有着乐瑾瑜出现的监控图片。
“心灵拥有其自我栖息之地,在其中可以创造出地狱中的天堂,也可以创造出天堂中的地狱。”
我默默念着《失乐园》里的诗句,感怀着……
在乐瑾瑜的世界里,究竟是在构建着一个天堂,还是一个地狱呢?我总以为她的思想海洋里有的是蔚蓝天际,为何又总是弥漫着狰狞的硝烟呢?
手里的手机震动了,低头……是李昊来的图片。我的拇指在屏幕上停顿,我知道图片里面会是什么,然而,我又现自己将之点开,其实需要勇气。
最终,我吸了口气……图片有点模糊,应该是放大了很多倍后只截取了挡风玻璃前那一排而已。开车的是一个陌生的男人,副驾驶位上坐着的正是乐瑾瑜。她容貌依旧,但表情有点模糊,无法捕捉到这一刻的她是喜是悲。而在她与司机的身后,有另外一个秃顶男人欠着身,从后排探出头来望着汽车行进的方向。
我有着隐隐的揪心痛楚,但经历了太多太多后,似乎这点扯淡剧情,也无足挂齿了。于是,我给李昊回了个信息,只有两个字——是她。
我将手机放入裤兜,冲着远处的公园再看了一眼。我深吸气、呼气,目的是让自己情绪平静。但接着我现,实际上自己早已如同一块被暴雨洗刷得光滑了的岩石,本就冰凉,无须淡定。
我转身,准备朝身后的餐桌走去。可是就在这转身的瞬间,我看见一个人的目光正快从我身上收拢回去。那犀利的眼神如同锋利的刀刃闪出的光芒,快收到了刀鞘中。
是苏勤……他急忙低下了头,继续耍玩着手机,好像之前望向我的炯炯眼神与他无关一般。
人格 九型人格是近十几年来风行全球的一门人格心理学理论,备受国际上诸多大学和国际著名机构的推崇与欢迎。弗吉尼亚大学威廉玛丽学院修读咨询教育学位的博士生萨拉·斯科特(sarascott)在其论文里对九型人格系统进行了科学测评,其结果认定九型人格是个非常精确的系统。
这一理论的历史及来源却无从稽考,象征着九型人格的符号是非常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oo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时代,甚至更早的时期。
身世隐晦的神秘学家乔治·葛吉夫(georgegurdjieff)在19oo年左右,将九型人格的符号引入西方世界。奥斯卡·伊察索(oscarichazo)将其整合。精神病专家克劳迪·奥纳兰霍(netjo)将这一理论扬光大。接着,更多的学者都对九型人格进行了研究,直至展至今。
完美型、全爱型、成就型、艺术型、理智型、忠诚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平型这九型人格,适用于所有人。人格最健康的时候,随时会有人格整合的可能。例如和平型人格的人,出现了成就型的特征。那么,他会由原本的内向保守,变得充满活力,基本欲望得到满足,基本恐惧隐藏。
在第一眼看到蒋泽汉的时候,我就认定他是很典型的完美型人格。这类人有极强的原则性,不易动摇也不易妥协,黑白分明。他对自己要求很高,甚至苛刻。同样地,他对身边人也是如此追求完美,并不断改进。但这类人感情世界薄弱,喜欢控制,又极其护短,导致他会时不时地愤怒,并用对别人的放弃来宣泄怒火。
在窥探到苏勤有偷偷观察我的举动后,我反倒没有继续望向他。我视若无睹,假装不曾留意到他的这一细节。并且,对于这两位师兄,我也并没有太多好感,更别提是否有兴趣去了解。今天的饭局本也只是老师自以为好意的撮合而已。甚至,我还怀疑,在他俩最初约教授的安排里,本也没有对于我的考虑,一切都只是教授的一厢情愿而已。
于是,我将目光移向了正在微笑着与韩晓说话的蒋泽汉。从我这个角度望过去,所看到的蒋泽汉的侧面角度,正好可以看到他垂在椅子另外一边的右手手臂与手掌。我现他的手里捏着一个像烟盒一般的小纸盒,他的手指在纸盒上来回翻动着、捏压着。他的动作很快,因为只用了单手的缘故,他想要完成的撕扯进展得并不顺利。所以,他的手掌偶尔会有剧烈的,但是动作幅度又明显在压抑的很小的抖动。
我的心往下一沉……他那完美主义者的外衣下面,有着一颗具备暴力倾向的内心。在我们所看到的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因为无法顺利毁坏事物而浮躁的他,正在变得躁动起来。但,从他的表情与言行中,却压根看不到任何端倪。
完美型人格的人一旦出现病态的恶化,将是极其可怕的。他们会过分膨胀,自我防卫机制出现,心理变得不平衡,甚至不惜伤害别人,并屈服于社会的阴影下。但是……但是蒋泽汉是一位心理学学者,对于这些他肯定是熟知的。况且,在自己内心深处无意间映射出来的撕裂纸盒的时候,他是懂得如何纠正自己的心理,并进行自我引导的。那么,他现在细小的彰显破坏力的动作,便只可能解释成他对自己潜意识里的某些不好的情绪,在进行人为的放纵,也就是他在偷偷地减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