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用自己的粮食找村人借宿了一晚,看在老虎凶猛的份上,这剩下的几个村中老弱没有抢他的粮,只是磕头求大人救救他们。
严江没有用掉自己的粮,只给他们点让他们自寻活路,然后便点上灯火,把带的麦粉揉好,擀成面疙瘩,加上几片腌好的肉和河边采的野菜,日子还是很过得下去的,至少扶苏饭量增了好些。
打水给鸟、老虎、孩子和自己洗漱,严江拿着树枝在地上把收集到的信息在案上画了副简图。
秦王政派出两路大军一南一北攻赵,赵将庞煖依然带着赵国主力在占据燕国城池,任秦军在赵国的田里乡间游荡,而现在,自己顺太行山由南向北而上,应该遇到南边的秦军,现在却没有遇到,那么,这秦军去哪了呢?
“阿苏,你说说看,秦军去了哪里?”
严江转头看他。
扶苏苦思冥想,看着地上的数十个城池,好半天,才摇头,他连这些城市都只认得几个,怎么可能知道秦军去了哪里。
倒是陛下神色傲然,一脸我就知道你快问我骄傲模样。
“别急,你想想,如果你是将军,你要怎么打赵国,赵军才会回防?”
严江细细引导。
扶苏眼睛瞬间一亮:“邯郸?”
“不错,邯郸地势平坦,虽然为了防守南边的秦国修了一条南长城拱卫都城,可是这次秦国是从阙与出发,由北至南,赵军紧闭城门不阻止他们,他们就可以一路南下,围攻邯郸。”
华夏的中原地区,太行山就隔开平原和山区的标志,八百里的长度隔开秦赵边境,却只有那么几个出口,且全在北上党,这也是当年为了争这块地秦赵打了长平之战的原因,秦国占据上党后,赵国八百里的的边境便无险可守,过了太行就是一马平川,随时可以从秦国到邯郸溜个弯吃个饭再回来。
反之,长平一战若是赵国胜利,就可以将秦军压在关中难出,所以说那一战关于国运,就因为此,偏偏赵国遇到白起,用上帝视角来看,谁和白起打运动战都是送军功的!
“为什么一定要走关口呢,翻山不行么?”
扶苏有些困惑地问。
“当然不行,军队虽然强大,但也非常脆弱,翻山一两人还可,一但队伍拉长,没有了联络,人多了补给、队列都会被打散,不用别人打,就消失在山里了。”
严江细细给他解释,然后陷入思考,要不要去邯郸碰碰运气呢。
但是赵国吧,可不一定会吃秦王那套威胁呢。
扶苏好奇地问先生在想什么?
严江见他好学,便给他细细讲了其中关窍,说了赵国的优缺点。
赵国和秦是数百年的冤家了,赵这个国家属于半游牧半农耕,因为长年与匈奴做战,他们培养贡献了战国时期最多的名将,最强的骑兵,战斗力不输秦军,如果不是秦国天降了一个叫白起的超级外挂,两国的胜负手还很难说。
就算是白起,当年也可以说是靠着阳谋把赵国拖垮的——赵国北方是草原,在两千年后那地方被划进了内蒙古,能耕种的地方就黄河冲出的华平原那块,偏偏黄河母亲这个时候虽然还清而不黄,却依然没改她的爆脾气,喜欢在齐国和赵国的土地上海草一般摇摆,没两年就要泛滥一下。
就为此,赵国的产粮就很坑爹,甚至翻出的地图的话,就会发现赵国大一点的城市都是在太行山右边一线,因为这里地势高,黄河淹不过来,所以这些年秦国尝到了甜头,和赵国打都喜欢打拖延战,让这些奇技百出的赵国军事家们无计可施。
“但是桓齮将军孤军深入,等赵军回防,会不会被堵在赵境里?”
扶苏有些担心地问。
在别人家里欺负老弱当然可以的,但前提是别人家的青壮没回来,回来了一不小心被关门打狗,那就很尴尬了。
“应无问题,”
严江微微一笑,“赵军已经打到燕国国都之下,回防千里之遥,赵军回来早就兵困马乏,只要桓齮不贪婪,向南郡一躲,便无事了。”
秦国这些年的勤奋如蚂蚁一般地努力下,一城一池的啃地,邯郸如今离秦国边境就两百里,而燕国都城远在北京,搁现代坐飞机都要一小时呢。
扶苏听得十分入迷,看着地图,起自己的小本本,就认真照着画下来。
陛下也在一边认真盯着地图,还为仆人的讲解鼓掌。
“那先生,赵国如此麻烦,要怎样才能拿下呢?”
扶苏又好奇地问,“这些年秦赵将兵互有输赢,徒耗兵力。”
“若如此,得断了南北交隔。”
严江看着这错踪复杂的地图,从间沿黄河一划而过,“秦灭一国易,要断诸国相救才是关键。”
扶苏瞬间想通:“就像当年秦围邯郸,结果六国相救功亏一篑?”
严江点点头,微微叹息:“你还小,这是你父亲要操心的事情。”
他伸手摸了一把陛下,也不得不佩服秦始皇,后世很多人都觉得秦王政是得了秦国六代明君的遗泽,但如秦赵这种来回相杀,你灭我三万我坑你五万、互有胜负才是战国主旋律。齐国当年都被灭得只剩下两城了,后来依然复国成功,六国都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如果任其发展,欧洲那种小国林立才是正常发展。
扶苏有些不开心,但还是缩上榻去睡了,睡前,他小声道:“先生,我没有捏它的翅膀……”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