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道轮回(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想起了他们的姓氏,内心一震:“他是?”
“祖辈。”
王翔说道。
藏经洞的现者王圆箓,是个十分有争议的人。
敦煌遗书大量流失海外,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翔见我默不作声,笑了笑,说道:“此时你在想什么,我很清楚,我也不想替祖宗先人辩解,错了就是错了,不过,有些事,并非你想的那样。”
“哦?”
我抬起了头。
“大家都知道王圆箓是名道士,其实早年间他在肃州边防军为卒,也是归义军的后人。”
王翔缓缓说道。
我惊愕不已:“原来王圆箓也是归义军的后人啊。”
“当年,他第一次踏入藏经洞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并不是堆叠的经卷,而是经卷前洪?的塑像和它面前的香案。”
“香案?”
自从探查藏经洞开始,我翻阅了大量有关藏经洞的书籍,所有的书只提及了塑像,从没说过有香案。
“香案上只放了两件东西,一个布包和一个棋盘。”
“于是他挪开塑像,搬走香案。布包你已经知道了,王圆箓还因为布包失窃而悔恨终生,所以,他才将棋盘妥善保管,传了下来,棋盘里夹着的,便是‘藏圣局’的棋谱。”
我想了想,问道:“王圆箓知道有第二个藏经洞?”
王翔点了点头:“在斯坦因到来前,他其实仔细清点过经卷,大约5万卷。而布包上明明写着‘藏经十万卷’,所以,他认为还有一处藏经洞,而香案之物,便是提示。”
“其实,藏经洞并非王圆箓现。”
王绮雯突然开口道,“而是另有其人。”
“谁?”
我惊诧不已。
“杨河清。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很多史料都是一笔带过,说他在莫高窟给王圆箓打下手。其实,他也是归义军的后人,留在莫高窟的目的,就是看守藏经洞!”
王绮雯说道。
“那他这不是监守自盗吗?”
我听说过老杨的故事,说他有一天干活,现16窟洞壁的壁画上有条裂纹,便用一根芨芨草试探着戳了几下,却没有到头,于是觉得里面别有洞天,便告诉了王圆箓。深夜,两人掌灯破壁,打开了藏经洞,从此开启了敦煌遗书流离失所的一生。
“他并不是无意现,而是有意打开。”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