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微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256扶苏(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千古一帝,嬴政。

他的死亡,显然又是一个千古难解之谜。

作为历史的回溯者,即便百般考证,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可作为时代的经历者,扶苏不明白,将闾却非常清楚。

在父皇最后的一段日子中,他的确已经是油尽灯枯,但最终让他死亡的,绝不仅仅是因为那一具油尽灯枯的身体。

胡亥。

父皇的第十八子,他的同胞弟弟。

自周室式微,诸侯分离的春秋乱世以来,各国之中,王室纷争,父子相残之事不绝。

将闾本以为以秦时严谨之风,不该出现此事。不料,终于还是生了。

出手之人,是父皇最爱的孩子。

说是最爱,也不见得。

将闾曾有幸听到一份遗诏,所言便是,立扶苏,杀胡亥。

为何?

大约是因,胡亥太聪明了,也因,父皇觉得,从前宠他太过了。即便最后胡亥已不再表露对皇位的心意,可谁又能说,他不是隐藏的更深了呢。

父皇是聪明人。

若不聪明,便不能从吕氏手中夺回天下,亦然不能在十年之内扫荡六国,成为结束这乱世的帝王。防微杜渐,这是一个能将危害将至最低的方法。也许会是冤枉,但为了大秦的稳定,父皇往往必须采用这样的方法。

可他大概是老了。

他昔年的杀伐果断,用到自己所宠爱的孩子身上时,他犹豫了。

胡亥平素烂漫,不知世事。正因为这种天真,才易为人利用。中车令赵高向来看重他,私下不教胡亥天下纷乱依法治之,反而时常故意让他常日斗鸟游园……父皇不会一无所知。

不免让人想起当年,吕氏以为先皇祖奇货可居之事。

游乐怠人心,而掌权者一旦耽于游乐,他的权利,无疑是转移到最信任的人手中。当年父皇年幼,皇祖父完全不理朝政,整个朝堂,都是吕氏天下。

而胡亥最信任的是谁?

赵高。

至少,在长兄扶苏登基之前,将闾,不,应该说是整个秦朝堂,都是这样认为的。

可最后扶持扶苏为帝的,竟就是众人所认为的,扶苏登上皇位那个最大的阻碍。

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

父皇常说,胡亥自小,就是最像从前的他的公子。

很多人看不出来。说是父皇严肃自律,胡亥笑意盈盈天真可爱,二者分明没有相似之处。

此事一出,众人就都看明白了。

他们一脉相承的,并不是待人,而是处事。

手段足够的果决,目光又足够的锐利。

在交锋之中,占尽先机,这就是他们。

从前,胡亥是与长兄有一段兄弟之情。

聪慧决断的胡亥和,世人赞誉的公子扶苏。

这二者,父皇各有看重。

他们的确,是适合皇位的人选。

这二者,谁又更胜一筹?

父皇以为,面对权力,最终能拿到手中的人,便是更加优秀之人。

却没料到,胡亥突然不配合他的计划了。

他看不懂了吧。

世上可当真有人能抵挡得住天下至尊的诱惑吗?

胡亥对于帝位,并无兴趣。即使他或许是最适合的人。

将闾不会说,自己若也是聪明无比,又能得父皇喜爱,他会对于帝位毫无兴趣。他如今不感兴趣,不过是看得明白,他本人并没有为帝的特质,对于政事人心也不是非常敏感,强行争抢,不是身先死,就是登位之后,反而让泱泱大秦……落入低谷……

将闾是崇敬自己的父皇的,他也是热爱这个国家的,因此,他不会作出不适合的选择。

他归来之时,决心若胡亥有所异动,便出手肃清,为此,哪怕后世文章将说他枉顾手足情谊,哪怕笔墨下他是逆国叛臣。

胡亥送了父亲最后一程,却没有对帝国未来的主宰者出手。

将闾也收了手。他其实也清楚,面对胡亥,从一开始,他就不见得能成功。

为何不出手?

在墓地镇守多年的将闾一直都不明白这问题的答案。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