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诗相是哪位诗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斜(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这诗,是很多人的启蒙诗,也是现代人常拿来解读的一佳作,它除颇具意境外另有一个值得探讨的小插曲,便是其句中的“斜”

字。斜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字眼,也是容易脱口而出的字,在书面语上不乏它的身影,其本意是指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字,即常用字。它与邪同音,都有“不正”

的基本释义,不过斜字侧重于描绘自然物理景观,通常用于方向或位置,如太阳落山时分除了夕阳和残阳的叫法外,还可以称为斜阳,而邪是主观道德上的评价,如邪气是指不正当或对他人及社会带来危害的风气。

汉语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且古老的语言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单是中国范围内就存在成千上百种方言,使用最为广泛的便是粤语和闽南语,一百多年前,中国地名的英文翻译便是以粤语音译,如江西译为kiangsi,广西译kangsi,延用至今的hongkong(香港)等。现在粤语式旧译早已尘封历史,犹如一些文字的旧语音不用同样道理,好比斜字,当前规范读音中只有“xie”

的音,而无“xia”

的音,不过很多地方方言中,依然延用“xia”

的音。今日人们使用的汉语历经千百年演变,有些文字的读音生改变,有些则保持古语读音,这在粤语体系中保存的最为突出,不管是诗词朗诵,还是歌曲作词,粤语读音韵律明显胜过官话,与斜字读音有类似变化的尚有“街”

字,街字在很多地方语言中读“gai”

而非“jie”

,如我们常言的逛街,读“guanggai”

的音律协调性胜过读“guangjie”

今日,我们所背诵的古文和吟咏的诗词,多是千年前的作品,自然而然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歌赋时,运用的读音必然是他们那时代的语音,因此今人读古人作品时,倘若能延用古汉语读音甚好。不可否认的是,语言是跟着时代而行的,再者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流方式,不能故步自封,因此读当前的规范语音也未尝不是顺应时代展潮流,正如斜与街两个字,随着官话的普及化,音xie与jie正准备完全取代读xia与gai的音。不管如何,吟咏诗词或者唱歌,讲究韵律协调还是有必要的,在一些诗句中,斜字读“xie”

顺口,而有一些读“xia”

是否更具有韵味,各有千秋。从多含有“斜”

字的古诗词中,从诗词韵律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总结为如此,“斜”

字未设置在句尾时可读“xie”

,在句尾读“xia”

则多符合诗词的押韵要求,似乎更符合诗歌的音乐美。不管读“xie”

也好,读“xia”

也罢,最重要的是品读其诗歌意境,无需纠结单个字读音,读者自是可以按自己偏好去读。

“斜”

作为诗词中常用字,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花间派代表人物之温庭筠的“斜晖脉脉水悠悠”

,太平宰相晏殊的“斜光到晓穿朱户”

,素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佳作《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等,“斜”

未设置在句尾,不管是今语音还是千年前的古读音并不影响诗句的韵律,可读“xie”

音。当“斜”

字出现句尾时,尤其在唐诗中,读“xia”

更具有音律美感,如杜牧《山行》中的四句诗中尾字读音都还有“a”

,更关键的是与第二句押韵“ia”

的音,与杜甫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押韵相似,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很显然,读“xia”

音更合适。从诗词格律要求和押韵规律上赏析,分享几“斜”

字出现在句尾的绝句,自是感觉应当采用押韵的音读“斜”

字,分别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晚唐诗人杜牧的名作《山行》及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己亥年创作的《杂诗》。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