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袁绍来使(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孙策的安排下,关于平海西事,暂告一段落。
他随之将目光投在淮水上游,看向虞翻道:“再说关于淮水之上,曹营关寨情况,仲翔你来介绍!”
“诺!君候,还有诸君请看,此地距庸田泽三十里,乃敌军阻挡吾等第一道关卡,其依河道而建,处于北侧。根据情报,其守军当有一千五百人,含七百从符离调来的舟师人马。其守将王韧,曾是汝阴一带的黄巾军小帅,之后降曹……”
于虞翻所言下,虽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将,但孙策还是给予了足够重视。
为了打好接下来同曹营正面交锋的第一战,他同众人,讨论地理,外有行军等方面,足足用了两个时辰。
此事结束,正当韩当等人下去时,经通报后,一书佐也正好步入,将一竹简放到了孙策案几上。
“回君候,此乃城中初步统计结果,含吾军伤亡,杀敌之,外有降卒,缴获粮草……”
孙策拿起一看,第一眼就被之笔迹所吸引,旁边还贴心的附有详细注解,让人一目了然,不由自主赞了声:“好字!”
他情不自禁打量了一番来者,但观其人气势不俗,容貌也是俊朗,想来出自书香门第,又心生爱才之意,道:“汝唤何名?”
来送呈文书的正是张温。
原本得闻孙策之赞,张温年轻气盛,他内心有些得意,自小练字,其最拿手的便是书法。
但听孙策接下来一问,张温后背马上出了一身冷汗。
昔日吴候孙策虎行江东,于吴郡大族内,6氏所杀之人最多,接下来便是他张氏。
今次好奇,同广陵士人入营看看,张温虽敬佩面前的孙策,但想起前数年吴郡的腥风血雨,还真担心,孙策生疑,进而有性命之忧!且想着过些日子,借机请辞!
谁知今日会被直面问起?
张温反应也是奇快,当即报了性名,他尚年轻,于吴郡也不出名,想来吴候不知其名。
“下吏张温。”
张温?
因为对三国的喜爱,孙策于《三国志》、《三国演义》曾翻阅过多次。便是在《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即有道言孙刘联盟中,共抗曹魏的江东名臣张温风采!
难道眼前士人,就是出自吴郡张氏的张温?
史书中,张温“少修节操,容貌奇伟”
,眼前所观,还真名副其实!
念及吴郡士族与之戒备,孙策又观面前士人有异态,他不动声色,颔道:“善!张君从今日起,即入我记室!”
记室处于眼皮子底下,能时常注意到。而随着其身边护卫加强,张温就算是得了吴郡大族所托,来做刺杀,刀刃也过不了亲卫那一关。而这人才,若现在能为他用,亦是极佳。
以张温为突破,待回归吴郡,可拉拢一批士族,再打击一批心怀叵测之辈,进而扩大扬州士族内部分化。
念及张氏内部,含吴郡大族,于吴侯孙策之态度,张温心里虽还有些不愿意,但为孙策那双眸子注视,下意识应道:“诺!”
张温方下去,孙策复叫来虞翻,指了指书案上的竹简,道:“仲翔,吾观那叫张温的士子,字写得不错,直调入记室。汝寻着时间,查查此人具体是何来历!”
虞翻于孙策手下处事良久,常做密谋,此时一听,便知有问题,忙应了下来。
翌日。
即于江东兵于淮阴备战之时,一行数人,跟随逃难之人,风尘仆仆,从北面而下,几经辗转,终于踏入淮阴地界。
来者正是袁绍派遣来见孙策的使者!
为之人,名叫沮宗,出身冀州豪门强宗,乃袁绍帐下谋主沮授之弟!
“君候请看,今于海西之地,尚有海盗薛州残众数千,另有船只数百,根据斥候所探,其众时下占领海西县城,以此据守之!”
陈登近段时间,用以办公的官舍,清理过后,已为江东议事之所。
一畔,虞翻介绍军情中,居于上的孙策,含下方众人,无不认真倾听。
而观堂舍中间,展开着一幅舆图,上面标注着山川驻军情报,一应谋士和将领,只要扫上一眼,便能尽收眼底。
当然,相比较而言,沙盘比地图更为直观,但并不容易携带,亦不新鲜。作为兵事推演工具,早有用之,如《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八年,帝自西征嚣,至漆……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