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襄公三年(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鲁襄公三年
公元前570年,鲁襄公三年。
三年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其能免者,组甲八十、被练三百而已。子重归,既饮至,三日,吴人伐楚,取驾。驾,良邑也;邓廖,亦楚之良也。君子谓“子重于是役也,所获不如所亡”
。楚人以是咎子重。子重病之,遂遇心病而卒。
三年春,楚国令尹公子婴齐讨伐吴国,为此而精选士卒,攻克鸠兹,抵达衡山(并非今天的南岳衡山,而是安徽省境内的一座山)。这也是楚国和吴国之间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楚军先声夺人,取得了局部胜利。公子婴齐大概以为吴国人不堪一击,派部将邓廖率领组甲(武士身着织甲)三百人、被练(步兵身着绵甲)三千人入侵吴国。吴国人从中拦截,发动进攻,俘虏邓廖,大败楚军。从战场上逃出来的,只有组甲八十人、被练三百人。
且说公子婴齐返回郢都,以为万事大吉,举行“饮至”
之礼,犒赏将士,清点俘虏,计算军功,庆祝凯旋。三日之后,吴国人便入侵楚国,攻取驾地。驾是楚国的上等城邑,邓廖是楚国的良将。君子评论:“公子婴齐在这一场战争中,获得的不如丢失的。”
楚国人以此责备公子婴齐。这位老先生戎马半生,受不了这个气,精神错乱,去世了。
回想当年,申公巫臣从晋国给公子婴齐写信,发誓要“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果然说到做到。
公如晋,始朝也。夏,盟于长樗。孟献子相。公稽首。知武子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
孟献子曰:“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敢不稽首?”
鲁襄公前往晋国,这是他即位之后第一次朝见霸主。这一年,鲁襄公不过七岁。对一个孩子来说,身上的担子也未免太重了。
夏天,两国君主在长樗会盟。仲孙蔑担任鲁襄公的相礼大臣。鲁襄公向晋悼公行叩首之礼——六七岁的孩子,啥也不懂,当然是仲孙蔑教他的。讨好也要有个度,鲁襄公作为周公之后,向同姓诸侯晋悼公行此大礼,连荀都过意不去,说:“上面还有天子在呢!君侯屈尊叩首,寡君害怕啊!”
仲孙蔑说:“这是因为敝国地处东方,紧挨仇敌,寡君盼望君侯支持,岂敢不叩首?”
晋为郑服故,且欲修吴好,将合诸侯。使士告于齐曰:“寡君使,以岁之不易,不虞之不戒,寡君愿与一二兄弟相见,以谋不协。请君临之,使乞盟。”
齐侯欲勿许,而难为不协,乃盟于外。
晋国因为郑国已经臣服,又想进一步与吴国修好,准备会合诸侯。于是派士前往齐国通知齐灵公:“寡君派我前来,是因为这些年来天下颇为不平,对意外的事没有戒备,寡君想与几位兄弟相见,商量解决诸侯之间的不和睦。请君侯光临,特派我来请求结盟。”
士话里有话,晋国的盟友中,齐国最为不驯,所谓“不协”
,就是指齐灵公破坏同盟的和睦。请齐灵公去会盟,也是试探齐国的态度。齐灵公果然不想去,而又怕坐实“不协”
之名,于是就在临淄近郊的水对面举行了会盟。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
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
对曰:“赤也可。”
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晋国的中军尉祁奚请求退休,晋悼公问谁能接替他,祁奚认为解狐不错。解狐是祁奚的仇人,将要上任却突然去世了。晋悼公只好又问祁奚,祁奚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这时候中军尉佐羊舌职也去世了,晋悼公还是问祁奚:“谁可以取代他?”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