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五节众人拾柴火焰高
欧阳修能够成为宋代最有成就的金石学家,和朋友们的大力帮助绝对分不开。如果仅凭一己之力,物力、财力都达不到,且个人的学识也有限。在欧阳修所写的《集古录》一书中,明确提到为其收录金石、研究金石做出贡献的人物就包括如下二十余人,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目。一、刘敞
刘敞不仅是北宋金石学研究的开创者,还是著名的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他对欧阳修的帮助很大且很专业。(一)商洛鼎铭(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
刘敞释读其文。内中有“唯十有四月既死霸”
一句,刘敞和蔡襄都未能解释清楚其含义。欧阳修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的态度,如实记录下当时释读的结果。(二)叔高父煮簋铭
刘敞在永兴军得到此簋后,将其盖子上和腹内的铭文拓片送给欧阳修,并解释其用途,认为是三代的一种礼器。宋以前的古书上有此记载,但没有人见过,现在通过实物,可以纠正古书上的错误。
此前宋代祭祀时,有些人根据古书的记载,制作了想象中的簋,外方内圆,像一个桶,盖子刻成龟形。而刘敞得到的簋,外方内圆,能容四升水,远远望去像一个乌龟,有头有尾有足有腹有甲。欧阳修得到拓片后,和蔡襄一起研究此器物及上边的铭文,并感叹道:“君子之于学,贵乎多见而博闻。”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三)伯冏之敦和张仲器铭
刘敞不仅送给了欧阳修许多古器物的拓片,还送古器实物给他,伯冏之敦和张仲器铭两件宝物,刘敞得之于永兴军,后送给了欧阳修。
由于欧阳修对三代典籍非常熟悉,他马上想起《诗经》《尚书》中有关于此二人的记载,《诗经·六月》有“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两句诗,张仲是周宣王周朝第11任国君,公元前827年到公元前728年在位,在位时间长达46年。其父为残暴的周厉王,其子为荒淫无道的周幽王,宣王统治的前期国家一度出现中兴的局面。时期的人;伯冏是周穆王时期的人。
张仲器铭上边有五十一个字,欧阳修释读出了四十一个字,剩下无法释读的字,他期待博学之士去释读。
欧阳修释读完之后,感叹道:“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一书,共和以后的年代才开始详细记录。因为古书中有相关记载,共和以前的年代,太史公本着谨慎的治史态度,没有记录。现在我们得到了周穆王时期的古器。周穆王生活的年代在共和以前五世,太久远了。难道张仲作此器物时,就是期待它将来落入刘原父和我手中吗?因此,君子追求道义,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古器于人,也有幸与不幸的道理。如果它出土的时间不一样或遇到的人不一样,它的命运自然也不一样。”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公元前841年,国人不满周厉王的残暴统治,以武力赶跑了他,国家的大政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历史上称为周召共和,该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四)林华宫行灯、莲勺宫铜博山炉与谷口铜甬铭
欧阳修得到此三物的拓片之前,还没有得到过西汉器物的拓片,“求之久而不获,每以为恨”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第2086—2087页。。嘉祐年间,刘敞知永兴军,得到这三个西汉的器物后,做成拓片,送给了欧阳修,大大满足了欧阳修的心愿。二、杨南仲
杨南仲是太常博士,在国子监负责讲授书法。他的书法以小篆见长,著有《石经》七十五卷(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5076页。。欧阳修在研究夏、商、周三代古器物上的文字时,有疑问的地方一定向杨南仲和章友直请教。欧阳修《集古录》成书后,二位朋友相继去世,从此之后,再也找不到能够释读三代文字的人,而三代的古器物欧阳修再也没有遇到过。(一)韩城鼎铭(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第2066页。
杨南仲释读其文,与欧阳修的释读有不同之处,欧阳修将二人的释读都记录下来。(二)绥和林钟、宝盉、宝敦(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第2071页。
这三种古器物上的铭文全由杨南仲释读。由于器物经过年深日久的土埋、水淹的侵蚀,有些字已经看不清楚,杨南仲也难以辨认。(三)王文秉小篆千字文
欧阳修认为南唐王文秉的篆书水平远远超过声名显赫的徐铉。而王文秉的作品,只有欧阳修屡屡得到。此本为杨南仲所赠。
在这方面,杨南仲对欧阳修的帮助也很大。三、蔡襄
蔡襄是当时最知名的书法家,欧阳修对书法的鉴赏等能力的提高,得之于蔡襄最多。(一)《后汉秦君碑》在南阳
碑上的字已经完全看不清,唯独碑首上的大字清晰可见。仁宗皇祐三年(1051),蔡襄看到后,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价值,于是把碑首上的字做成拓片,送给欧阳修,且在拓片上写了“势力劲健可爱”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六,第2134页。六个大字。(二)《有道先生叶公碑》
李邕撰文并书丹,欧阳修虽然收藏李邕书丹的拓片不少,但只有这一幅最好。蔡襄在送给欧阳修该拓片的同时,告诉欧阳修,在李邕众多的书法作品中,这幅水平最高。四、韩琦
《蔡有邻卢舍那珉像碑》是一座关于佛教的碑,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刻石,该碑在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庆历年间(1041—1048),韩琦知定州期间,派人做拓片送给欧阳修。由于是韩琦所送,欧阳修在记录、分析这幅拓片的内容后特别写道:“我从事金石收集、研究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众多君子的热心帮助,绝对收集不到这么多东西。”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九,第2215页。
欧阳修于皇祐二年(1050)给韩琦的一封信中写道:“前在颍州,所送碑文拓片甚多,今又派人送来《宋公碑》拓片两幅,此外还有《张迪碑》和《八关斋记》的拓片。”
(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四四。韩琦对欧阳修的帮助非常大,只不过欧阳修《金石录》一书中具体写到的地方要少。五、宋祁
周穆王刻石(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在河北西路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城南十三公里的壇山上,只有“吉日癸巳”
四个字。《穆天子传》一书记载,周穆王登赞皇以望临城,置壇此山。后代于是把此山叫作壇山,“吉日癸巳”
的意思就是“癸巳”
这一天是黄道吉日。但是欧阳修查了一下《穆天子传》一书中的记载,只记载穆天子登山的行为,没有刻石的记载,四个字的笔画也奇怪,因此,欧阳修表示怀疑。
庆历年间(1041—1048),宋祁知真定府(治今河北省正定县),派人去壇山把这四个字拓下来,准备送拓片给欧阳修。岂料所派之人是一员武将,他命工匠带着工具把这四个字从岩石上凿了下来,拉到了府衙。宋祁看后,哭笑不得,为了保护这四个字,只好把石刻安放在了府衙的墙壁上,知道此事的人为此深为可惜,估计欧阳修虽然得到了拓片,内心也很痛惜。放在今天,武将的做法,是典型的破坏文物的行为。六、文同陆经
文同也曾经担任秘阁校理,其老家是四川人。他游历长安时,买到了两个秦代的铜制的度量器具,上边有文字。他拿来让欧阳修看,欧阳修做成了拓片。欧阳修后又于朋友陆经家见到了一个秦代的铜板,上边的文字和文同手中的一个度量器具上的文字完全一样,欧阳修自然也做了拓片。后,欧阳修对照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记载,对秦代的度量制度进行了研究(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七、江休复
秦代泰山刻石中有秦二世的诏书,由宰相、书法家李斯先写成篆字,再由石工镌刻。宋时尚存几十个字(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四。。江休复贬官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曾经登山前往石刻所在的地方,亲自考察,后让人做了拓片,送给欧阳修。八、施昌言
庆历年间(1041—1048),时为陕西都转运使的枢密直学士施昌言,在陕西发现了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刻的《崤阬君神祠碑》(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六。。碑文磨灭得很不清楚,施昌言让人把面加水弄成糊状,糊上去,凝固之后再把面抠下来,这才看清了一部分笔画,然后做成拓片,送给欧阳修。九、杨畋
杨畋是天章阁待制,平生以研究隶书、学习隶书为乐。
欧阳修任职河北路都转运按察使期间,杨畋告诉他在常山的东汉《稿长蔡君颂碑》(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六。(立于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是他发现的汉代碑刻中隶书风格最完美的。欧阳修对于隶书不太了解,听了之后,赶紧派人去做了拓片。十、高绅
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的《乐毅论》碑(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三七。。《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国夏侯玄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传言王羲之用小楷写了该文并刻成石碑,这也是王羲之作品唯一刻石的记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