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治国(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1o章治国
145o年末,王文奇在集安登基,国家的名字却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奇国,而他被称为文奇一世。
1451年被称为文奇元年。
那么我们来看看文奇是怎么治国的。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仲
经过二十余年的混战,田地荒芜,开国皇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生产,王文奇在这一点上做的就相当好,他十分关注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把所有的热情都放在了农民兄弟的身上,他规定凡是开垦荒地的,就免除三年租税,而且为了鼓舞开荒,他制定法令,只要你开了荒地,这块地就是你的。
为了鼓舞种田,他还布命令,犯罪之人,只要不是杀头的罪,统统配去种地,也算是干了件好事。
农业解决了,他还要一个威武的宫殿,集安城的城墙十分坚固,都用上好的花岗石修建,并用糯米为浆,外面还涂有石灰,堪称铁壁。但这些城墙有三分之二的钱是商人出的,他们希望能找到王文奇给点好处,他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这些商人成为了牺牲品,可这些商人不明白王文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王文奇听说此事后,不动声色,等城墙修好,就准备杀了他,这些商人们实在太蠢,像王文奇这样的人怎么会容忍一个商人去修建都的城墙,但他还是没收了那些商人的财产,把他配到边疆地区。为文奇国的边疆做贡献,换句话说就是去边疆地区种地。
政治制度上,他在中央设置内阁机构,内阁下面设立左右大臣,左右大臣下面设立六部,为了能好好的控制住内阁,设立五大老,五大老下设老中,老中下面设立太政大臣。
看着是不是有点乱,我在给你梳理一下你就明白了,内阁是中央的核心机构,内阁的下面是左右大臣,左右大臣的下面是六部,这是中央,为了能抑制住内阁设立了五大老,五大老虽然能抑制住内阁,但他们大多没有参政议政职权,而这些五大老大多出自老中,老中多出自太政大臣,相当去五大老这些机构就是监察机构。
我们还要介绍一下文奇国的科举制度。
考试分为4个级别
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资格。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
如果你童考过了,现在你已经当上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你有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还差得远呢。
到了乡考,过了成为举人,举人是可以做官的,那举人怎么才能当官呢,很简单,当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机会了。
好了,你已经考中举人了,终于走出了省城,现在向京城出,为了当官,向前冲!
现在你已经是举人了,那么请你打好包袱,准备好笔墨纸砚,明年二月你将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验——会试。
每一个经历过这场考试的人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掌声,不仅是那些成功者,也包括那些失败者。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到了这里,你还榜上有名,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被派任官职。不过不要期望过高,此时分派的官职都不高,经历这么多苦难,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而已,离县太爷还远着呢,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当官了吧。
科举考试不但是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途径。对他们而言,状元就是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状元也是人,凭什么不是我?!
事实也是如此,但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作者比较懒,所以就随便摘自了一点
对于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还有一个非常头疼的科目——策论,比如写边疆的防御问题,国家的政治问题,怎么才能造福百姓等等,其实武将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还写这玩意,简直是天理不饶人,没办法只能说,说的内容连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一大堆,被考官告知回家等通知,这种心情简直被刀子砍碎的感觉。
而举人要当官,就难得多了,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实在没出息,还是不能考过的话,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册,过几(从一到几十不等)年,官员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一些人去当官。这个叫“大挑”
。那么大挑的标准是什么呢,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是看你的长相,选择方式类似现在的警察局认人,举人们如同嫌疑犯,几十人一队,站在吏部大臣们面前任人挑选。
这个时候,长得丑的可就真是叫天不应了,肯定是没有你的一份了,早点回家吧。
其实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啊。
选中的举人就可以当官了,这些举人虽然没有考上进士,但也算是上过榜的,所以他们叫做一榜出身,而进士就叫两榜出身,大家毕竟都是考试出来的,所以进士们也把举人看成自己的同类。也就是所谓清流。
所有靠文科举和武科举都要写策论,有些考生呢就很牛啊,非写八股文,我们都知道八股文的毒害是很深的(中国历史,我这是架空历史),但是我还是要说一下,很多文章都是以八股文为基础的,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也不行,真是害人不浅,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反正是策论,以一个论点为中心去写,可苦了这些武将们
王文奇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们分成搞好几个派,比如以武将为主的激战派,以文官为主的,保守派,民主派,共和派等等,
在朝廷的党派斗争中有一个非常好的产物,大老机构,这些人权力极大,他们什么都管,由于平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务要处理,就整天到处转悠,不是去兵部查吃空额,就是到刑部查冤假错案,办事的官员看到他们就怕。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人权力如此之大,要是他们也徇私枉法怎么办呢,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大大的佩服一下王文奇了,他专门找那些书呆子道学先生,认死理的去干这行,因为这工作得罪人,捞不到钱。
这些人的行为特点可以概括为:你要打我,我就骂你。这不是一句玩笑话,他们从不动粗,全部功夫都在嘴和奏章上,你要是得罪了他,那就惨了,这些人骂人的功夫极高,都是饱读诗书之辈,骂人也有典籍来历,出自某典某条。如果你书读得少,还以为他在夸你呢。可能回家查了书,看到某个典故方才恍然大悟,连祖宗十八代也给人骂了。这种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夫,实在厉害。
党派的斗争,最后的胜利这还是王文奇。
起因还是詹祖钦贪污问题,文奇二年,詹祖钦建立的自己的学校专门为民主派恭送人才,这哥们估计自己当校长当惯了,大肆贪钱,文奇五年,他的学校被人指控说是贪钱了,王文奇原本是不想管的,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做的,一做不要紧,查出赃款八千银两,外加盔甲,兵器。詹祖钦被王文奇认定有谋反之意,当晚就被送往菜市口处理了。
这位质控人的勇士是保守派别的人,民主党派领刘正初率先上奏,给保守派随便按一个罪名,什么生活作风不良,贪污受贿之类的,王文奇也傻了一大晚上的收到这么对些奏折,他们不累吗。王文奇迫于压力决定将保守派成员齐藤次郎(就是那个齐藤一郎的弟弟,王文奇认为他最强的对手)回家先提前退休了,这一回合民主派胜了,齐藤次郎再临走留下了一个人,他叫宇文,宇文集庆人,文奇二年进士,和齐藤次郎是同乡,所以齐藤次郎格外看中他。
刘正初的初次胜利,使得他的野心膨胀,慢慢的他掌握了朝中大权,这些表现让王文奇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文奇六年末,文奇召集刘正初集齐民主党派骨干成员,这次是召集他们吃饭,刚开始气氛还很融洽,说些什么结拜兄弟之类的话,谈论国家局势什么的,突然王文奇站了起来,拿出来一叠厚厚的册子,扔向了刘正初,说到这就是你贪污受贿,勾结同党的证据,了。刘正初怕了,跪了下来说吗,*这是***(还没说完就被杀死了),王文奇的护卫队出来解决了这帮人,刘正初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的事情怎么会被王文奇知道呢。
在齐藤次郎走后,宇文联合其他几个政党,联合写了两份奏折,一个是给刘正初看的,一个是给王文看的,显然这并不够,宇文找到了王文奇的贴身太监,让王文奇越来越烦刘正初,甚至都不想看见他,就这次饭局让王文奇看见了刘正初的面目,正所谓酒后吐真言,所以喝酒不要喝的太醉,不然坏事会上身的,次日,在搜查刘正初的家里时现了同党名单,下午全部处斩,这次的朝廷的斗争以保守派的胜利而结束,其实保守派的胜利最大的人还是王文奇站在这保守派这边,不管怎么样,王文奇都是最终的胜利者。保守派的胜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保守派的势力弱小而且还非常容易的控制。
最后,民主党派就地解散,骨干成员全部处死,齐藤次郎回朝复职。
(本章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