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胡善祥的儿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永乐帝格外赐给第一轮胜出的五人每人一支御用的长弓,两匹布。

五人背着长弓,披着彩帛,站在高台下跪拜,三呼万岁。

这次隔得近,朱瞻壑看见有个人居然蒙着左眼,是个独眼,这幅上不了台的尊容,一看就是出自军中丐帮的幼军。

总所周知,幼军不挑人,喘气就能行,什么臭鱼烂虾都往里头扒拉凑数。

此人叫做李荣,本来在擂台选拔时因独眼,考官觉得他会吓到金尊玉贵的皇太孙,就将他淘汰了。

李荣愤怒之下弯弓射掉了考官的帽子,当时暗中观察的朱瞻基看中了他的箭法,暗中命唐赛儿把他找到,走了后门选入幼军。幼军选拔射手时,他报名参加,几轮比试都是第一,因而派他第一个出场。

李荣因独眼,一直受到白眼和敌视,今日在御前局促不安,害怕殿前失仪,连“万岁”

都叫出了颤音。

但永乐帝并不以貌取人,为表现朝廷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态度,他还特意赐酒给李荣,赞他“身残志坚,箭术了得”

李荣喝了酒,酒状人胆,神色从容了许多。

朱瞻壑妒火中烧:皇太孙运气怎么这么好?垃圾堆里都能捡到宝。

射手候场处,前方捷报传来,梁君乐得在地上翻跟斗,胡善祥蒙着眼纱和面衣都能透出喜气,连不苟言笑的朱瞻基脸上都有了笑容。

经过龙舟赛和射柳,幼军总算可以洗刷军中垃圾堆的污名了。

鼓声再度响起,第二轮骑射开始了。

这一轮幼军射手三箭皆失,没有灯笼。

朱瞻基的笑容转瞬即逝,严阵以待,作为仅次于李荣的射手,他排在第七轮,也就是最后一轮压轴出场,来个善始善终。

胡善祥塞给他一个小木牌,“拿着。”

红绳栓的云头木牌上鬼画符似的用朱砂画着看不懂的图案,朱瞻基问:“这是什么?”

胡善祥说道:“逢考必过符,以前我为了考女官从道观里求来的,可灵验了,一直贴身带着。我从济宁来京城赶考,被当做白莲教抓起来,几经波折,还是不是考中了?”

朱瞻基从不相信什么求神拜佛,只靠自己,还回去,说道:“我是射柳,又不是赶考。”

胡善祥不接,“射柳就是考箭术,都是考,谁比谁高贵了。我又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幼军的荣誉,累死累活忙了这么久,希望幼军能够出人头地。”

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努力。朱瞻基接受了她的好意,顺手要把逢考必过符塞进怀中。

“马上颠簸,别掉出来了,这可是我的宝贝。”

胡善祥伸手把符牌拿出来,踮起脚尖,将红绳挂在他的脖子上,符牌刚好藏在领口之下。

朱瞻基只觉得细软肉腻的手指在他脖间滑过,舒坦的很,第一个念头就是她一定是在勾引我吧,书上都是这么写——打住!上一回的教训还不够吗!现实和书里是不一样的!她只是为了公事而已,没有自荐枕席的意思。

鼓声响起,最后一轮了,朱瞻基代表幼军压轴出场。

此时幼军的旗杆上挂着三个灯笼,和几个卫所并列排名第四。

排第一的是锦衣卫,人家七盏灯笼已经全部射下来了,最后一个射手不发一箭都能赢。

胡善祥一挥羽毛扇,幼军齐声大呼:“幼军幼军!箭无虚发!”

如今这个比分,赶超第一是不可能的,但是嗓门气势还是可以争一争的,不争馒头争口气嘛,得第三名也不错。

朱瞻基开始跑马绕圈了,观察着自家灯笼所在,还有四盏悬在柳树上,如果全部射下来,就能和锦衣卫并列第一了。

身为皇太孙,从小就被教育无论什么都要做到最好、要完美无缺、第三名在别人看来是很不错的名次,但对于朱瞻基而言,他不能接受这样的成绩,他要第一。

但是,他只有三支箭,如何射落如柳絮般飘荡的四盏灯笼?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