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种田文流放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世道逼着人冷情自私,生存都是个难题了,也没人在意孝不孝顺的虚名了。

穆勒老汉一家没走,他们全家牧民,能去哪呢。

木买村长一家不仅没走,还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一家三口在父母兄长的帮助下在松茸安了家。

女婿那边的亲人日前就逃往内地了,他们家是行商发家,根基不在平村一处,上两代也都不是理县的本地人士,所以他们去往内陆巴黍,离开前留下了些粮食,银,铁。

也是高见,战争时期,金属粮食才是硬通货,钱币到了那时可换不来什么好东西。

忙忙碌碌的过了一旬,没有消烟,这场站一时半会儿应该打不起来了,所有人都这么想。

腾出手脚后,官二找到穆勒老汉和木买村长三人商量了下,决定修两个了望塔,青壮年分昼夜两班人马巡视护卫村里。

剩下的人找几个隐秘的角落挖掘山洞,建造避难所,生死大计没人多嘴生事,大家都在默默出力。

又过了月余,前线的城墙全线收工,村里人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眉开眼笑,觉得生命有了更大的保障。

村里的避难所一点都没敷衍,一共四个,全都修建完毕。

胆小的已经拖家带口住了进去,胆大的还忙碌在田地间,山野里,总不能坐吃山空,战还没打起来,摆在眼前的活儿总得做。

又是半旬过去,依然风平浪静,搬进避难所的都在犹豫着要不要搬回村里,避难所离村里距离远,官二又提醒大家不能随意在避难所和村里走动,人走过的痕迹容易暴露避难所的位置。

大家都很听话,住进来后都没有偷偷回过村里。

就在牵头说一起回村里的时候,村里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往避难所来了。

官家也在队伍里。

建造避难所的时候就规划好了片区,各自往自己分到的避难所行进。

牧民们等晚上几天,他们得把牛羊马皮分开藏进林子里。

他们都在山里修过临时的畜圈。

来的人带来了消息,打起来了,在田里劳作都能看到远处的峰火狼烟,战场的厮杀声吓得孩子们半夜哭嚎,到了不得不来避难所的时候了。

冬哥儿家和官家分到了一处避难所。

大家愁云惨淡的时候只有小牛是最高兴的,追着圆圆顽闹。

山洞里置办了两口大锅,一处蓄水池连接着山泉,锅里煮开了一锅水后就熄火了,火能不升就不升,但不能喝生水,每天都得煮上一大锅水。

冬哥儿家,牛羊是分了家的,分给他们小两口的并不算多,铁牛熬了一宿,连夜把牛羊赶上了山,今早又带着家当跟着官家一起走了。

铁牛刚到就又走了,他得回去把他老父背过来,牛大爷腿脚不便走不了这么远的山路。

铁牛一走冬哥儿就心慌,心里知道没那么快打进村里,但是人不在眼前就止不住乱想。

沈逸坐在他身边无声的安慰着他。

山洞里容纳了六十多个大人,十来个孩子,官家孩子就占了六个。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