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农家大孙子全文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如遭雷击(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赵鸿义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可从未听说大明朝廷开办过上海市舶司这么一个衙门!这是什么情况?难道上海已经成为朝廷准许的正式对外贸易口岸了?这地位比广东和福建还牛逼啊!

三人跟着人流慢慢穿过大东门,这里人虽然多,不过井然有序。城门洞外和西门那边一样有衙役和丁壮看守,不过城门内守卫的官军兵丁比西门那边要多,看起来有三四十人。

这边的官军兵丁和西门那边一样不但配有长枪,背后也背着一把火枪,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就连城门旁边的水关也是一样,而这边的城楼上也站了不少兵丁,城墙上面配置的火炮也比西门那边更多一些。

走出城门,眼前豁然开朗,临近城门处也有一些横街,横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货栈,而远处则是码头。赵鸿义急匆匆往前赶,一直走到江边的码头附近。

放眼望去,黄浦江岸边的码头连成一片,码头上停泊了许多帆船,随便数数,最大号的帆船有七八艘,而中小型帆船似乎有十来艘,只见樯帆林立,感觉非常震撼。

这些帆船大多数是欧洲式的大中型纵帆船,吨位看起来很不小,船舷很高,几乎快赶上城墙的高度了。当然还有小部分船只是传统中国式的硬帆船,吨位要小一些。

码头上一片忙碌,装卸货物的码头力工和挑夫来往于栈桥和码头间,还有不少独轮手推车穿梭于其中,监督这些人干活的货主或者掌柜不断叫骂着,一片嘈杂。

此时的江面上有两条看起来吨位不算大的中式武装战船在缓慢游弋,好像是大明朝廷的水师在巡逻。而江对岸还有一个小型码头和一座小小的城池,城头上好像也有炮台,看样子那小小的城池似乎是大明水师的营地。

王福贵看赵鸿义盯着水师战船入了迷,便说道“我听人说江口那边也有水师战船巡检。”

赵鸿义看了良久,只看得目眩神驰,口中喃喃自语道“这不科学啊!怎么会是这样的?”

王氏见赵鸿义一副痴傻的模样,便又关心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一看到这些人和船就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这些你小时候也看过的啊。”

见赵鸿义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仿佛没听到她说话,王氏急了,感觉他似乎中了邪,连忙叫王福贵一起扯着赵鸿义就回头朝城内走去“走吧,看也看够了,该回去了。”

此时的赵鸿义虽然浑浑噩噩地任由两人扯着走回城里,心中却早已是波涛汹涌“这绝不是我所了解的历史!明朝时候的上海只是个偏僻的滨海县城,对外贸易几乎为零,更不会有什么市舶司,现在这里多出来的这些船只和外国商人,还有江对面的大明水师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里面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当三人重新进城,又走到上海市舶司大门前时,赵鸿义忽然像醒过来一样,精神一振,便朝市舶司衙门外的八字墙走去——他看到了衙门的布告。

大明朝的官衙形制是朱元璋时期就定下来的,什么级别的衙门建多大规模有什么功能都事先规定好,大多数衙门的建筑设计和功能几乎都是一样的。这市舶司衙门也不例外,大门外照例是向两侧伸展的八字墙,八字墙一般用于张贴官府文告,方便民众观看。

此刻赵鸿义就站在一张布告前,布告写了些什么他也不关心,只是死死盯着结尾的落款处,那上面赫然写着“兴德十三年六月廿五日”

看到这里的赵鸿义真的是如遭雷击一般了,因为这个叫“兴德”

的年号根本不是大明朝的年号,或者说他所知道的历史上大明并没有出现过一位年号为“兴德”

的皇帝。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穿越到的是一个平行时空,跟原时空的历史完全不同吗?”

赵鸿义脑子里乱得像一团浆糊。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