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关于我在古代从零开始建国这件事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扫地僧(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后看中了两间铺子,赵砚安回家和家里人商量。

一间是平乐街上的,很符合楚颐的要求,但是主家要的价高,得二十六两才能盘下来。

平乐街人来人往,是做买卖的好地方,那里的铺子即使是小小一间要价都挺贵。

另一间隔着平乐街一条街,去的人少些,主家要价二十一两,铺子也宽敞些,后面还带两间房。

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平乐街那间太贵了,确实买不起,另外一间虽说离得远一点,但好处也多。

那间铺子后面还带两间房,还能住人,也免得天天镇上村里的来回跑,听牙人说原本这铺子卖价还要贵些,全是因为主家老母亲重病,急着拿钱看病,这才卖得便宜些。

看好了铺子,交了钱,地契到手,铺子就成了他们的了。

这铺子原先是个茶水铺子,还留下些桌椅板凳,拾缀拾缀还能用。

王翠梅看着眼前的铺子,心里一时五味杂陈,满当当的钱罐子一下子就见了底,银钱不剩几两,她心里又开始着急了。

这……花了这么多钱盘下这间铺子,若是挣不到钱,那可怎么办。

楚颐知道她的顾虑,安慰她,大不了再回平乐街摆摊,家里以前比这难多了,不是一样挺过来了。

王翠梅一听也是,庄稼人最不怕的就是受累吃苦,要是卖不好,大不了她再回平乐街上继续摆摊,再慢慢攒钱。

因着原先是间茶水铺,铺子里好多东西都能将就着用,只是还需要订一些货柜,用来摆卖的面包。

货柜是拜托了隔壁村的一位老木匠打的,是老把式,慢工出细活,楚颐足足等了半月才等到货柜做好。

从镇上雇了辆牛车去拉回来,楚颐看着货柜上那严丝合缝的接口,暗自感叹,不愧是她那多才多艺的老祖宗,这古代人做的木工就是精致,接口处全是榫卯结构,不费一胶一钉,接的牢牢实实的。

前边铺子和后边房间之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楚颐又请王叔特意跑了一趟,砌了三个面包炉。

一回生,二回熟,再砌面包炉,王叔已经熟手,做的比楚颐他们家里那个还好些。

因为王嫂受他们家照顾,给的工钱又大方,王叔还特意少收了他们钱。

楚颐转头就装了两个面包给他,仗着嘴甜,哄得推辞不要的王叔最后还是收了面包。

礼尚往来,对她家好的人,她都会对人家好。

王叔回村以后,轻轻打开油纸包,从软乎乎的面包上撕了一小块下来尝尝。

真是又香又甜,怪不得他媳妇每次从楚家做工回来老是念叨,原来是这么好吃的东西。

王家在上坪村是小姓,他们家祖上是别的地方搬来的,在村里没什么亲戚,他媳妇平时也没个说话人。

这段时日去了楚家,人都是挂着笑回来的,王叔看她开心,自己也高兴。

王嫂自然高兴,以前都是她男人靠一手泥瓦手艺挣钱,现在她也能往家里拿钱了,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日后她也学着点,说不得能像翠梅那样做买卖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