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封府小当家一卷春风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57三更合一(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苏园小声跟白玉堂书说道。

白玉堂忍不住轻笑一声,他现苏园总是比他想象中的更狡猾精明。好像每次对她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我觉得这案子要是金德才监守自盗,便厉害了,说出去肯定让大家觉得咋舌。”

赵虎叹道。

王朝“目前看这几个人都有嫌疑,你不该只抓着一个人说。”

“我倒是觉得,若是他们所有人都有份儿参与,不然那么重的金子怎么运出去这才叫真咋舌。”

马汉跟着搅和一句道。

“有道理,若这些人都有参与,这案子必然会引起极大的轰动。”

张龙忙跟着附和。

“本该有多少嫌犯是按怎么轰动来算的要按证据说话,都查案去”

公孙策踱步出来,听见王朝他们的闲聊,打他们赶紧去干活。若聊这等闲话被包大人听见,少不得对他们一顿训斥了。

“早点把证据查出来,令案子水落石出了,大家就可以早点摆宴庆祝了。”

王朝等人一听这话,便想念起苏园做的那些绝世美味,立刻都来劲儿了,马上分派清楚任务,各自干活去。

曲安的审问,由展昭来负责,苏园、白玉堂从旁协助。他们三人主要的任务,就来辨别曲安是否有撒谎之嫌。

“小人确实知晓风府穴在哪儿,因为小人的父亲是个大夫,小人自小跟在父亲身边,瞧着多了听多了自然就知道了。但小人从小闻到药味儿就觉得头疼,并没跟父亲学过医术,更不曾学过针灸,给任何人施针过。小人的大哥倒是跟小人父亲学过这些,如今就留在村里,和父亲一样给人看病。

小人早在十年前,也就是小人十三岁的时候,便跟二伯出村,来东京来闯荡了,碰巧遇到户部招工,小人就来做了学徒,慢慢学成手,做了铸钱的工匠。从那时候到现在,过去十年了,小人这双手除了铸钱,干点家里的粗活,从没碰过针,别说小人家里根本就没有银针,便是绣花针小人也从没碰过。”

曲安随即表示,他愿意以自己的性命和任何条件誓。因为他真的没做过这事,问心无愧,倒不怕会有老天爷报复他。

展昭嗤笑“誓这种事就免了吧,以前我也见过别的嫌犯像你这般作誓,当时真险些被他的诚挚之言给骗了,谁知才过了两日,他行凶杀人证据便确凿了。”

曲安听到这话,便不如何是好了,磕头跟展昭道“可小人真的是冤枉啊这些年小人在钱监就只是安安分分做铸钱的活计,半点非分之想都没有。别说金子了,连一文铜钱小人都不敢沾,这钱拿了可是会要人命的”

展昭审完后,问苏园和白玉堂觉得如何,“这曲安是否在说谎”

“我看不像。”

苏园回答完,便同展昭一起看向白玉堂,等他的判断。

在判断是否说谎这方面,白玉堂其实很有一手。江湖上有不少天不怕地不怕的莽夫,干完坏事就不认,只要你没证据他就能嘴硬耍赖皮,至死都不愿跟人服软。但这些人落到白玉堂手里,不出一天就被拷问得一清二楚,乖乖认罪了。所以在判断人是否说谎的问题上,白玉堂很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

白玉堂点了头,赞同苏园的判断,但出于谨慎,他给出了一个提议“若他真会医术,以前在村子里的时候肯定藏不住。十三岁,正是少而不知隐藏的年纪,派人去他老家查问一下即可。”

展昭应承,便依照白玉堂的建议去办。

“那咱们是不是就按照曲安无辜的情况,来进行接下来的调查了”

公孙策在得知他们三人的判断之后,便核查了一遍曲安的情况,也觉他撒谎的可能性不高,便去求问包拯的意见。

包拯在听到这个结果之后,面色沉重起来。

“你们觉得当下这桩案子,最紧要之处为何”

包拯询问苏园、白玉堂和展昭三人。

三人互相看了看,统一了答案。

展昭便告诉包拯,这紧要之处便是那一万两尚不知在何处的黄金。

“是啊,是这一万两黄金。”

包拯叹道,“我们如今查这个人,查那个人,查来查去,除了确定死者王水生跟金案有关系之外,再无其它拿到手的确凿证据,尤其是这桩案子最关键的一万两黄金。黄金不在,无法与贪赃之人联系一起,如何定罪”

展昭表示懂了,“那我们如今的主要任务,便是先找黄金”

“要看五名官吏和金德才的调查结果如何,若还是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他们这六人中有人与案子有关,那这黄金还是不要找出来比较好。”

苏园道。

公孙策愣了下,问苏园“莫非你已经猜到了黄金所在”

“千斤黄金并不好运出去,闹鬼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是不是在那查证一下就知。”

苏园道。

包拯和公孙策随即恍然大悟。

“若真如此的话,那现在要紧的不是找黄金,而是等谁来拿黄金。否则只寻到金子,因打草惊蛇而关联不到幕后真凶,给其逃匿的机会,便太遗憾了。”

包拯叹道。

白玉堂全程在旁沉默着,未有疑惑之态。

展昭在观察过众人之后,试探问“莫不是诸位都猜到了黄金所在只有我一个人没悟到”

展昭自认不笨,但在这群人之中他感受到了才智方面的碾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