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奈何明月照沟渠是谁的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第5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吴寅模仿他的动作,手在空中胡乱绕圈圈。徐稚柳拦臂一挡,淡声道:“没什么,手腕被丝线缠了一下。”

“哦,今日去太监府上,说不得要被耳提面命,你可有想好对策?”

徐稚柳脚步微顿:“你特地来看我好戏?”

“哪能呀,听说昨儿夏瑛巡窑时,没给你们湖田窑一个好脸,夜里当值听手下人议论,怕你伤心难过,特来关怀一二。”

徐稚柳瞥向桌上他横扫过的狼藉:“这就是你的关怀?”

吴寅皮笑肉不笑:“我想要你家的厨娘,要求你尽管提。”

“厨娘不行。”

“为何?”

徐稚柳不说话,随安十九派来的人离去。

时年留下洒扫书房,被吴寅问到厨娘,小小书童叹了声气,颇有几分幽怨:“还不都是你害的。”

吴寅指指自己:“我?”

时年点头,气呼呼道:“你害我家公子受伤,才给了那小神爷可乘之机。那阵子他到处带我家公子吃好吃的,俘虏了我家公子的胃。后来还特地送了厨娘过来,说是最擅长瑶里风味,把我家公子哄得服服帖帖。现在好了,签了十年长契,人不好打,还得日日吃那厨娘的手艺,哪里能有胃口嘛!”

时年虽不主持外院的窑务,但对景德镇的形势还算了解,自打公子开始为太监做事,那小神爷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想上次那人在泥石流中出了事,公子特地派张磊去祁门请大夫,几乎把半生积蓄都赔了进去,结果倒好,石子扔进河里还能有个水花,那人竟是连声谢都没有。

当真势利。

“他铁定是瞧公子失势,不乐意巴结了,哼,我早说了安庆窑那一窝都不是好东西,那少东家也是,从不正眼看人!”

难得有听他抱怨的人,时年抓住时机向吴寅倒苦水,泄了一通。

他这头说着,那头徐稚柳正途径公馆路的县衙办事处,这是去往太监私府的必经之路。

夏瑛是个孝子,逢十年祭日,不仅为父亲主持了法事,还点了长明灯,又特地请托王瑜烧制瓷器,捐赠给观音庙。

王瑜为了让梁佩秋在夏瑛面前混个脸熟,特地让王云仙带她一块去县衙送烧好的供养瓷。

供养款瓷款识较长,要写清楚时间人物籍贯和施舍器名,还要写供养地,比如“佛前”

、“菩萨前”

、“关王老爷前”

、“土地神前”

,或“三代宗亲前”

,施舍的目的也要写上。

王瑜忙前忙后地表现,为的就是夏瑛开口,故而亲自拉坯烧制,足见其对夏大人赤诚敬意。

梁佩秋深谙王瑜的心思,双手捧着这件青花螭耳瓶,一点也不敢大意,随王云仙下了马车后,便让人进去通传,他们在门口等候。

王云仙从来没见过这么长的款识,瓶腹上以青花写了有足有115字,交代了夏瑛具体到村部的籍贯及祖孙三代人物详情,以及供养观音娘娘的吉祥词。

这要放在以前的年代,尤其五大名窑鼎盛时期,款识可能出现在任何部位,比如“官”

字款可以刻在瓷器的口、颈、腹、内底、外底。不过自前朝以来,款识就大多集中在底足,其他部位较为罕见。

若非这件青花螭耳瓶是供养款,字太长,否则也不会写在瓶腹。这也是王瑜事先拟定,且得到夏瑛应允的。

王云仙一看乐了:“这么多的吉祥话,想必观音娘娘看了都要感慨一句,凡人的嘴真敢说呀,连神仙都敢忽悠。”

梁佩秋故意板起脸:“不许对菩萨不敬。”

她自幼跟随王瑜学瓷,多少有点像他,绷着脸时有几分老成,像是刻意端出的大人姿态,惹得王云仙不住笑。

他凑上前去和她耳语。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