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人们对医学的进一步认知,就源自原始生存经验。】
【这时候一些古人就观察到,生病的动物吃某种植物会恢复健康,从而就发现了用来治病的草药。】
【可以说,人类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往往就依赖于各种观察和想象,而医疗活动也是如此。
一开始不同的原始人信奉不同的神,医疗知识便也和对神灵的想象融合到了一起,于是形成了巫术和医药相融合的巫医,其后也逐渐形成了既有交叉融合,又各自发展的状态。】
【而且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可以说就是用生命在进行一场最大规模的“活体实验”
。】
【这种观察和想象往往还伴随着大胆尝试,比如古人观察到蚯蚓整天在地下钻洞,就脑补出它应该也能打通血管,治疗脑血栓什么的。。。。。。然后恰好古代不少脑血栓患者,除了蚯蚓之后还真的有效。】
【不过我们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蚯蚓对于治疗脑血栓之所以有效,可不是因为它能钻洞,而是因为蚯蚓体内有蚓激酶,这种物质是抗血栓良药,所以不得不说,这究竟是古人运气好,歪打正着,还是要赞叹一句真的是无知者无畏?】
【当然,没有古人这些大胆尝试的大无畏精神,我国古代医学也不一定发展得起来。】
啊。。。。。。蚯蚓,什么蚓什么酶
?
他们医学早期竟还有这样的故事吗?
不过现代是怎么发现蚯蚓体内有那什么蚓激酶的?是因为仪器还是什么研究方法?
有人不由得又去看医学相关模块,如痴如醉,竟发现这其中还有医疗器材相关的资料!
是了是了,医学研究怎么能少得了医学工具,又或者可以说是医学媒介。
否则要如何去确定相关医药的药性究竟是怎么样的,又可以运用到什么方面?
身为医者,哪怕自身都得是研究医学的一种媒介,如此才能在医学这条道路上去探寻更多的真理。
【关于我国古代的医药学,也是有相关传说的,就比如神农尝百草。】
【传说神农生活在姜水河附近,所以姓姜,古代人认为神农因火德而称王,所以神农氏就是著名的炎帝,炎就是炎热,也就是火的意思,在我国古代传说中,炎帝大约是三四千年前,以姜氏为首的氏族部落的共主。】
【相传神农为了辨别草药,就亲自尝试,看看哪些有毒,哪些又能解毒,于是发现了很多草药,也发现了著名的茶叶。】
【是的,茶叶,不仅可以解毒,还能泡水喝,所以神农氏还有“中华茶祖”
的称呼。】
【除此之外,神农氏还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这本著作据说是根据一代代口口相传,再由后人收集整
理并且逐步补充而成的,所以这最终在我国东汉时期才基本整理成书。】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由得精神一振,然后一看资料库中医学相关模块的排行。
果不其然就出现了《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名字,不过因为作者不是东汉时期,只是在东汉时期才整理成书,所以数值并不算高,还很分散,但也算是终于在这一模块出了个彩了,倒也是不错。
【其实《神农本草经》的作者实际上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无数代人的经验总结,并且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的证明,这可以说是一本经典的中药理论书籍,有其科学性和研究论理在的。】
【这部著作可以看作是我国古代药品大辞典,是东汉以前药学的集大成之作。
书中总共收录药物365种,包括252种药植物,67种动物药,还有46种矿物药,而且该书从多个角度分类药品,根据药效不同,还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建立起药物的等级分类。】
【比如上品药物为“君”
,主要价值在于“养命以应天”
,毒性小或者没有毒,滋补养生,如人参和大枣等,中品药物可以当“臣”
,有的有毒,有的没毒,大多是滋补养生的同时,还有治病效果的药,比如百合,当归,龙眼等。
下品药物则只能当“佐使”
,负责“治病以应地”
,主要是除寒热,破积聚的有效药物,很多药物有药效,
但也有毒,不能多吃,也不能吃太久,比如大黄,乌头,巴豆等。】
【“君臣佐使”
的说法,以及相关的“四气五味”
的说法,就是我国药物学最早也最原始的分类方法,同时也是比较系统的药物理论,而且《神农本草经》中还总结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强调配比调制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特性以及相互作用,比如有的药物在一起能互相抑制毒性,从而变成良药来治病。】
【不过有的药物本来没毒,结果放在一起却能变成剧毒,一不小心反倒害了人的性命,所以医学研究必须慎而重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