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可是他们忘记了,既然自己都能进化,那么那些原本就依靠自身活下来的海洋生物又如何不会进化呢?
这是位于大6浅海区域外围的断层,它介于大6架和大洋底之间,如果说浅海区域的大6架还属于6地的一部分,那么大6坡之外的大洋底就是真正的海底。
它的名字叫大6坡,而现在鲛人更喜欢称呼它为圈禁环。
在几十年以前,这条大它们还是大6,当年的地震震塌了大6,在这里形成了一条以昔日内蒙古、四川云南三地为横跨线的断崖,这条因为地震而出现的断崖以不可思议的姿态完美的包围了整个大6,断崖以内是深度最多不过几百米的浅海区域,而断崖以外是几千上万米深的海底世界。
自从浩劫以后,世界的格局早已改变,人类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各种大型的海底生物成为了霸主,就像是世界一下子倒退回了远古时代,原本早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因为各种返祖现象再次出现,它们凶猛而强大,完全不是现在的鲛人可以比拟的。
而往往越强大的都生物个头就越大,这使得它们的活动区域被限制在了深海,鲛人居住的浅海区域很容易让那些大家伙搁浅,所以现如今他们才能一直安然无恙的繁衍下去。
可以说这条圈禁环既毁灭了旧世界,却又为世界的鲛人们提供了保护,谁也说不出这究竟是好是坏。
而现在,在这条圈禁环的边缘处,一群鲛人队列整齐的漂浮在水中,随着波浪轻轻摇摆身姿,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背着鱼叉,一副整装待的模样。
他们的任务是探寻圈禁环之外的海域,寻找更多的海底资源。
“出。”
第2章海蛇
南海,南位于中国南部的6缘海,被中国大6、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而经过了浩劫的南海已经不再是边缘海,而真正成为了深不可测的无边汪洋。
这是一座位于海洋之中的无名小岛,在地震和火山爆所引的海啸中,有许多的大6和小岛沉没,而幸存下来的寥寥无几,这座小岛就是其中之一。
海洋里的各种小岛周边是许多浅水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而这一座小岛也不例外,它的浅水区域除了各种各样的小型海生物种外,最多的就是海蛇。
海蛇和眼镜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均为剧毒蛇。世界上大多数海蛇都聚集在大洋洲北部至南亚各半岛之间的水域内。相比于6生的蛇,海蛇的种类并不多,现存的约有五十种,少数几种海蛇,如长吻海蛇、青灰海蛇、环纹海蛇和青环海蛇等在温带海域中也经常见到。
但这是在以前,如果现在有人能看到这座小岛成群结队几乎涵盖了所以种类的海蛇群,他们一定会吓傻了的。
浩劫带给地球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打破了物种的分布,那些无法适应的物种已经灭绝,剩下的都是可以极好适应环境的物种,就像变异的鲛人、返祖的大型海洋生物。
而这个小岛周围的海蛇显然也是其中之一,原本就是剧毒蛇类的它们从成年个头只有两到三米的小型蛇类变成了可以长到十多米长的大型蛇类,就好像在远古时期曾经出现过又灭绝的大海蛇。
不过即使它们的个体可以长到那么大,却很少有哪条海蛇真的能长到那么大的身形。
因为它们的天敌就住在这座小岛之上。
海蛇喜欢在大6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过1oo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
海蛇的潜水时间很短,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它们就必须浮上水面呼吸,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更是不舍得离开水面了,这给了它们的天敌捕猎的良好时机。
6地的消失带走了大片的6生生物,但是海鸟之类的生物还是存活了下来。
这个小岛上生活的就是以海鹰为的各种肉食海鸟,它们就是被这里大批的海蛇引来了的,并在此世代居住下来。
天敌的存在让海蛇的生活变得艰难,只是有时候,这些海鸟也会葬身蛇腹,就像海鸟吃小海蛇一样,足够大型的海蛇也会吃掉海鸟,形成一个完美的生态平衡。
只不过这群海蛇之中,有那么一个另类,是所有生物都避之唯恐不及的。
海底的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天堂,这里是海洋中最美丽的一角,只要海水干净,这里就永远是生机勃勃。
这片珊瑚礁非常巨大,几乎涵盖了小岛周围所有的浅海区域,而在珊瑚礁之外,还有大片的礁石,为各种小型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的生长环境的同时,也保护了它们不被大型海洋生物攻击的可能。
在这片珊瑚礁之中,一个足有三米多大的双壳大砗磲(chēqú)躺在珊瑚礁的夹缝里,砗磲壳上覆盖着厚厚的藻类,这使得它很难合拢自己庞大的外壳。
一条绿色的扁平蛇尾挂在砗磲之外,一头延伸进砗磲里,看起来就像是砗磲捕获了一条海蛇,可事实上所有的贝类都是吃水里的浮游生物,而海蛇也更喜欢吃鱼类。
那条蛇尾的上端慢慢的从砗磲里钻了出来,出乎意料的,那蛇尾的另一端竟然不是蛇头,而是人身。
淡绿色的长飘散在水中,随着海水的流动轻轻漂浮,露出一对同色的半透明耳鳍,白皙手臂的肘与腕,以及腰间延伸至臀部都有着薄纱一般的鱼鳍,在海水中伸展出如蕾丝一般的飘逸弧度。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