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兵7(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只听得一声“起!”
,哗的一下,一排弩机翻出地面,在蛮人面前不远处,出现了一道壕沟,一架架弩机架在壕沟上,黑亮亮的箭簇寒光闪闪。
孟尤见了,心叫不好,狗官有埋伏,还没等有所反应,又听一声“点射,放!”
紧接着,嗖的一声锐响,一排弩箭激射而出,冲在前面的几十个人,瞬间就中箭倒下了。
点射,是刘璋给新军定的。点射、攒射、自由射击。点射属于慢射,要每次射箭都要认真瞄准后,再射,射完后,还要观察一下射击效果,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攒射属于快射急射,只管一股脑往前射,不去专注瞄准和射击效果,完全就是追求度了。自由射击当然就是顾名思义了。
一声声的‘点射、攒射’中,一排排的蛮人士兵倒下。
新军的弩和箭,都是经过工科院改良过的。其中弩机部分,前部左右各加了一个拉伸弹簧,推进部分,加了一个压缩弹簧,上弦部分,采用了杠杆原理,设计了一个扳手,把弩箭放进箭槽,轻轻一扳,即可轻松上弦。
弓弦全部放弃了传统的牛筋,一律采用用来纺织丝绸的生丝拧编而成,坚韧结实程度,就如同后世的尼龙绳。单单弓弦就把成本拉高了很多。为了打压生丝的价格,刘璋还在蜀郡号召大家都穿棉麻衣服,想试图通过市场需求来打压丝绸的价格,结果人丝绸商人也不傻,就是不降价,蜀郡没人买,我就卖到外地去。最后,刘璋还是不得不忍痛高价买了好多生丝,来纺编成线成绳,制作弓弦。
弩箭本身也有改良,先是尺寸大为缩短,其次是箭簇锋刃处采用锯齿状锋刃,最后就是箭尾采用平衡尾设计。
经过改良后的弩机,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而且,弩机前端还加了个支架,就像后世的机枪支架,可以支在地上进行射箭,而不是要双手端着。
强悍的弩箭,才是刘璋本次轻兵疾进的底气所在。
新军的弩箭虽然犀利,但架不住蛮人士卒太多,仍然有不少冲到壕沟前的。
这时候,刘璋身边那排士兵开始动作了。他们都是新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神射手,都是弓箭手。部署在二线,是为前面的弩机做保护用的,负责定点清除威胁到弩机的目标。很多穿着藤甲冲上来的蛮族士兵,都是被这些弓箭手给清除掉了。中箭部位,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咽喉处,很有些黄忠训练出来的痕记。
看着身边无数个勇士,呼吸间倒下,孟尤肝胆俱裂,浑身冰凉,手足无措,吼叫道:“放箭!放箭!射死他们!”
可惜,蛮人的弓箭,一来射程有限,二来威力有限,再有,刘璋的弩机在前面,士卒都在壕沟内,目标太小,很难射中。另外,新军的士卒,都带有头盔,头盔正面是一个可以扣下的网状铁面具,以保护面部不受流箭所伤。头盔平时行军时都是背着的,只有作战时,才会扣在脑袋上。
目标小,可能暴露的部分还有防护,所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有人也许会说可以抛射呀。
抛射更扯。抛射一般是为了增加射程,才用的。弓兵采用一定的向上角度的射击,可以使箭支飞的更远。抛射通常是战阵之间用的多。
用抛射对付壕沟之类的,就比较无能为力了,因为箭矢落下来都是朝着斜下方,都是朝壕沟的外侧去的,而壕沟内的士兵一般都是趴在内侧的。即便是刚巧掉下来一个,砸中了脑袋或者肩膀,但这都是人体最结实的部位,难以形成致命的杀伤。
战斗几乎是瞬间就决出了胜负。
蛮人大军在遭遇了汉军犀利无比的弩箭打击后,抛下了一地尸,仓皇回撤,又在长长的坡道上,同样留下了一地尸。
胜利似乎来的太容易了。
魏延这个次指挥这么多人战斗的最高指挥官,有些兴奋的不知所措。
“主公,主公,我知道你为啥选这里做战场了,这里太适合我军了。”
魏延像是突然明白了某个秘密一样,兴奋的对着刘璋大叫。
“打扫战场吧,注意警戒敌情。”
刘璋没跟他废话,冷冷道。
随后,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说给众人:
“杀人并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越是文明的杀人,越是残酷。”
(未完待续)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