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韶华当然知道她这些年来为太子付出的心血,大抵是真的慈母心肠。
看着一手扶养长大的儿子终于加冠成人,要开始承担储君的职责。
想必是极为高兴的。
而拓跋宏派给太子恂的第一件事,便是代替他前往平城。迎回太师冯熙的灵柩,并将博陵长公主的灵柩也一并迁出,同于洛阳合葬。
他也遣三娘同归于平城,带领最后一批宫人南迁至洛阳。
母子虽然同归,任务却不同,故而出城也是前后脚。
为使太子深刻的明白自己的希冀,拓跋宏特意叮嘱了他两件事。
一来,务必至生母林氏的墓前拜祭。
二来,去探访阿祖,前南安王拓跋桢。
拓跋宏意在以使其祭典生母,而切割他和三娘紧密的关系。(注5)
也意在使前南安王拓跋桢来开导太子恂南迁与汉化的必要与必然。
前南安王拓跋桢此时尚未复爵,也同时意在试探这位宗室之长对南迁的心意。
“毕竟是长子。”
阿岳总是言简意赅。
离开数月的阿岳近日得归,带回了钟离内城及其外郭的详图。
拓跋宏阅后,果然乐之,阿岳方得以入宫。
“若至尊意欲将太子交给娘子,娘子意下如何?”
雨后初晴的天很澄明,云并没有团成彩,而是成絮状一条一条的散开,彼此交织在一起,好像一张巨大的网。
韶华的眸中闪烁着奇异的光,“我不欲以太子为子。”
若是亲子,那倒也罢了。正因不是亲子,才要好生挑选。
太子恂跟随三娘日久,潜移默化之间,很难说的,指不定是另一个三娘。
而更令人忧虑的是,被旧贵教大的太子恂,跟至尊显然不是一条心。
阿岳道:“这么确定?”
韶华面上浮现出一点笑意来,“给太子恂加冠,使其拥有掌权的能力,会给旧贵们一个正好的希望。”
这个希望因为触手可得,会愈加急迫。一旦急迫,就会暴露底牌。
她转向阿岳,“纵然太子不欲犯错,旧贵也会迫其犯错。到时候是诬陷,被逼,或是自愿,谁又说的清楚。纵然再不舍,至尊也不会留一个一心旧俗的太子来继承衣钵,不过迟早而已。”
人往往不是独立的个体,他由环境所塑造。
看过的,听过的,做过的,都会在最后变成那个完整的自己。
可是人一向无法真正看清自己,局外人也未必真的在意。
后人的史书如何写,哪怕贵为君主也无权过问。
做皇帝,皇后,亦或是太子。只要身死,照样只有无可奈何的份。
而徘徊在故事里的人,只能看着时间匆匆如流水,结果终会到达。
御史中尉李彪此刻正立于王南寺中,嘱阿岳向昭仪娘子问好。
期间提及了两件事。
穆泰早前往太尉,皇弟咸阳王拓跋禧府邸送了一车礼物。同样还是皇弟的赵郡王拓跋干,贪淫不遵典法。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