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老大,这次可不能手软!一次让小廖总骑到头顶上,后面他只会变本加厉。他这人阴损的很,得寸进尺的事他最擅长。一招让步,步步紧逼,我们的颓势将无法挽回!”
研发的人普遍认死理,而且心态上有几分知识分子的傲骨,不容别人忽视他们的自尊心。
“虽然我认同,程序正确比结果正确更重要。”
周望川稳坐在会议桌主位上,“但和董事会公开作对,不是我的本意。”
“那帮只会瞎指挥的家伙……”
周望川制止唐进:“有意见我保留,但我尊重董事会做出的的决策。”
他微微欠身,给几个人斟茶,在座几人纷纷受宠若惊地道谢。
“最近在家清静,我也在想,没有永远的世外桃源,这几年公司安安稳稳平静无波过来了。也许,被上市冲击是早晚的事。如果这真的是大势所趋,凭个人的一己之力很难扭转。”
话风不对,另几人大眼瞪小眼,本想同仇敌忾的共谋对策,老板的态度却变得难以捉摸。
“您……被那个新来的女经理一套一套的说服了?”
唐进气道,“她是做这一行的,当然把前景吹得天花乱坠!”
“不尽然。”
小穗有她以柔克刚的一股韧劲儿,周望川的耳根子却没有那么软。
“经验胜于雄辩。我联系了一些客户和圈外已经上市的朋友,这件事上争议比较大,意见几乎是两个极端。”
一部分人追捧,一部分人痛斥。圈钱得道者,欣喜若狂。解禁期一到,团队大规模套现,以致摊子散了的人,和他狂骂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的立场不左派不右派,现在更偏向于居中的位置。
“上市之后业务上规模效应更明显,和上游工厂、下游客户的议价权将显著提升。而反面,在战略决策权、团队管理权、业绩自主权方面,削弱的效应也很明显。”
周望川总结两句,问另两个研发经理,“廖总谈的时候,说别的了吗?”
两人摇头,不明所以。唐进听出了门道,也问:“股权激励的事,廖总一句也没提?”
两个研发经理又点头。唐进骂了句难听的,愤愤不平:“资本家的心都t是黑的!”
只让马儿用尽全力跑,不想着给马儿多喂点粮草。
廖驰刚上任那一年,年底总结会,他上台做全年工作报告。给公司所有骨干提下一年要求的时候,大屏幕上他只总结了一句,“马不扬鞭自奋蹄”
。鞭策管理团队自律自发的努力奋斗,在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很好的一句话,可被底下人诟病得也不少。
扬鞭?我又不是你家的长工。奋蹄?奋蹄靠的是什么,不光是团队的自发性,还要靠公司的考核激励好吗。
周望川看了唐进一眼,奇怪他脑子何时转得这么快了。
“不是我想到的,昨天听别人说的。小廖总也谈了俞总那边,俞总提了没有我不知道,但听说生产那边有中层当场说了股权的问题。”
“这话谁传的?”
“车间的人传出来的。”
周望川想,俞总当然不会提,韬光养晦谁也比不过他。一对一的面谈,有人能放话出来,更说明他下面的人也不一定真提,没影的事。
“你们怎么想?”
唐进一脸惋惜:“研发是公司的重中之重,我认为这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回避解决不了问题。”
一说起股权激励,唐进一肚子苦水。云驰刚创业的时候,大家拖家带口不敢出钱,周望川买车买房一个人凑了全部启动资金。
慢慢架子搭起来,新产品上马,恰逢国外厂商倾销打价格战,公司入不敷出。当时征求过员工的意见要不要入股。大部分人信心不足,只有几个老人胆大出了些钱,可根本填不了公司的窟窿。
等老廖大手笔地注资进来,当时也给过八折的优惠,员工买的仍是不多。
后面一轮一轮新的融资,估值高到个人投不起,老人手里的股票也被摊薄到没几个点。
“我真后悔,没在最开始的时候听您的,能多买就多买一些,驰援公司度过难关……”
当时的缺口如果补上了,没有廖家什么机会。管理层日渐式微,正是从廖家作为大股东入股开始。
“打住。”
周望川做手势,“多年前的事了,多说无益。而且当时的盘子很大,我也没有奢望光靠管理层出钱就够。现在呢?你们什么想法?”
唐进搓搓手,换了个坐姿,很是踌躇:“明天小廖总要和我谈,我想和他闹一闹。期权最好,出钱买的股票也行,总要给团队点积极性。”
这也是他一定要把和周望川的会面约在今天的原因,“我知道,这事您不好表态……”
老李如果在场,一定劝周望川这时该明哲保身。双方已经图穷匕见,别参与到对他没什么切身好处的乱子里去。
周望川手里有原始股权,整个管理团队,对股权最不在乎的人应该就是他。再做股权激励,对他只是锦上添花,新增的份额和他的原始股相比九牛一毛。再说,廖驰肯不肯给他,还是未知数。
“没什么不好表态的。从长期的团队稳定性和贡献奖励上考虑,确实应该有。”
周望川斩钉截铁的话,给了唐进一颗定心丸。
这是一句公道话,可敢说的老板没有几个。即使明知会动股东的蛋糕,周望川说这话的时候,亦是坚定不移。
公司近千人的员工,光研发部门员工占了七成。庞大的队伍,对应着庞大的成本。生产部门只有几十个人,他们向廖驰提与不提,掀不起大浪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