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觉得还是不要见的好。”
孟之微摸摸脖子,对“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的说法确实心有余悸,皇上能一直这么脾气好,当真是他们做臣子的福气了。
琴濯也深有此感,不过总觉得薛岑未免好过了头,她始终还是不确信一个皇帝能有这么大的耐心。
“天黑得快,我们也快些去吧,等太阳落山又冷得很。”
孟之微说着,甩动缰绳行向另一边的岔路。
琴濯将一个布袋子提前抖开拴在马鞍上,孟之微看见了出一个惊讶的声音:“你当初到底埋了多少银子?”
“银子不多,这不是找不着合适的袋子么。”
“我还以为我们要财了。”
孟之微假装遗憾了一下,又正色起来,“其实以张九爷跟伯父的交情,你但凡开口什么事都好办,我看他几次三番叮嘱你这事,也是苦于没处搭把手,你不如顺了他的意。”
此番琴濯取这银子,也是为了阿昭夫妇的安置,自己揽的事情她不想再丢给别人,没道理活菩萨的名声自己落了,劳心劳力却依赖别人。
“张九澄在钱州人脉极广,我可不想轻易动用这尊大佛,也许将来还有大用处。”
孟之微觉得这话有道理,走神的工夫就见琴濯已经跑出去老远,连忙追赶,“我都不记得路了,你等等我!”
“先到先得,不等你了!”
第46章雪花酥
作为也曾风靡过钱州商会的一大家,琴家当年的地产也有不少。
琴濯父亲不喜拘束,虽说行商,却总带着一身的江湖豪气,常念叨着要行侠仗义,扶危济贫。可惜的是他生前没能侠名远播,倒是在他死后,海上时常会有人提及他的名字,不过也如风蚀的残篇旧章,不可考究了。
琴濯父亲当年在乡下买了一块地,盖了几间青瓦房,时不时就会来小住几日,让自己回归质朴的乡下生活,意在不忘本心。
后来琴濯的外祖母从陈州过来,因为不惯城里的喧嚣,便干脆住在了乡下。琴濯父母若出海太久,因怕风险也不会带着她,便让她跟外祖母待在一块。
琴濯父亲每次出海前都会给琴濯一块银元宝,哄她说等这银元宝变成两个的时候他们就会回来了。琴濯当时年幼,信以为真,看到外祖母在院子的菜田里种萝卜,每年都能有好多收成,她便把银子也种进去,如果银子能长出来好多个,那么她的爹娘应该会更快回来。
琴濯自己也不会想到,儿时的游戏在时隔十几年后,倒成了她拮据时的救命稻草。头几年孟之微读书考学,琴濯只取了一些用作她考试时的费用,其他的还留在当初的废旧小院中。
时如流水,又是几年,院子已经被荒草遮掩得快要看不见门了。
琴濯熟悉小院的布局,依照记忆去了那块菜地,沿着篱笆挖了一圈,雪白的银元宝从泥里滚出来,让人打心底里有一种淘宝的乐。
“幸而这地方偏僻,不然也等不到我们来挖了。”
孟之微捡起胖乎乎的银元宝在衣襟上擦了擦土,丢进布袋子里,还能听到元宝磕碰之间当啷一响。
“可见我当初也不全是外祖母说的瞎捣蛋。”
琴濯抹了把额头,四下看着,“你再看看还有没有,一次性挖完算了。”
“你不是说银子放手里存不住?不留些了?”
“我拿回家换个地方埋。”
孟之微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琴濯也是去小红庄的时候才想到这茬事,出来没拿称手的工具,只有废弃的房屋里有两根烧火棍,两人挖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才算完。
孟之微数了数袋子里的银子,足有一二百,已经够他一年的俸禄了,这也算得上意外之财。
琴濯拿了个小些的揣在袖子里的,其余的让孟之微妥善地拴到了马鞍下用披风盖着。
“把这个小的破开,一会儿我们去买好吃的!”
孟之微笑笑,看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忙催促道:“我们也快进城吧,揣这么一包银子我都觉得没安全感。”
两人紧赶慢赶,进城已是华灯初上。
琴濯原本想去吃一碗热馄饨,可天冷又黑得快,老板今日也早早收了摊儿。
这冬天的头一场雪后,众人好似都想在家躲躲懒,街上也没几个人。
琴濯和孟之微从街头到街尾走了一圈,也没有特别中意的,不耐烦再走,看到一个摊子前还剩着最后两块雪花酥,便买了下来。
雪花酥一直放在模子里,脱出来的时候还有些许余热,捧在手上也暖呼呼的。
琴濯咬了一口,满满的花生杏仁在糖浆里裹着,饱满鲜脆,糖在齿间嚼开的时候,似乎也带着一股热流,让人心里极大的满足。
“要是能放点核桃就好了。”
琴濯自己在家做时,在用料上都会变换一下,有时候是核桃,有时候则是榛子仁。孟之微吃惯了,就觉得核桃比花生的好。
琴濯不禁笑道:“这才是正宗的雪花酥,我那都是自己瞎折腾了,你往后可别四处说了班门弄斧。”
“我吃独食还来不及呢。”
孟之微说罢却又叹了口气,“不过我觉得现在吃独食的地位也不保了,都被皇上和杨大人给分了。”
“偏心了不是?你怎么不把赵大人也算进来。”
孟之微说得有理有据:“说起来文汐倒是很少来,还是我们三催四请,要是他哪天主动上门蹭饭,我可要惊讶好久。”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