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战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军中可无戏言(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72章军中可无戏言

李佑就得到这个消息后,差点惊掉了下巴。

不过,李佑也能理解这些士兵,李佑不是什么道德君子,也不想用很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虽说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但李佑相信,正如士兵们所期望的那样,相比他们家庭失去的,李佑自己能给他们家庭的会更多。

第二天一早,新军吃好早饭,穿上纸甲,带上武器出了。

纸甲以硬布裱骨,用无性极柔之纸,加工锤软,迭厚三寸,用钢钉固定,刷上黑漆,刀、箭、铳难以穿透,因为成本低,易于制作推广,成为宋明两朝标准盔甲之一。

李佑没跟着去,他没有军职,不能指挥军队,这支军队由平安亲自指挥。

至于为什么让新军打头阵?原因有两个,一是想让新军经历一下战火,能够适应战场厮杀,二是这是事先说好的,新军负责干活杀敌,功劳大家分。

半个时辰后,传来消息,大军到达卢沟桥后,现卢沟桥的五千守军直接放弃了抵抗,逃回了北平城,朝廷军队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卢沟桥。

李佑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珠子差点掉地下,有些想不通了,朱棣这是准备搞什么?

北平城与各地的链接主要靠三条通道。

一条是向东去通州,通州南接潞河,水路到直沽(今天的天津),北接6路到顺义、怀柔。

一条向西北,经过昌平分叉,西去宣府、北去居庸关。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西南向,北平城出来后,经过卢沟桥后,分成四路,一路向北去怀来,一路向西经房山去山西布政司,一路经涿州去保定、真定,还有一路经过安次到直沽。同时可以通过卢沟河上的卢沟古渡,前往宣府和直沽。

可以这么说,卢沟桥是北平城获取各种物资的主要道路,一旦卢沟桥有失,北平物资供应就会受阻,就会陷入困境!

现在朱棣连守一下的姿态都没有,居然直接让了出来。

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其实朱棣,不,应该是朱高炽啥阴谋也没有,完全是因为力有不逮!

朱棣手下的士兵,加上归附的降兵,满打满算也就五万人不到,这五万人还不都在北平城,像永平府、居庸关、怀来、松亭关这些地方,都要派兵驻守的,这里分一点,那里分一点,留在北平城的士兵也就三万五千人。

九月下旬江阴侯吴高率领辽东官军出兵永平,朱棣又带走了一万五千人,现在整个北平城也不过两万人。

如果朱高炽再拿出五千人来跟朝廷大军死磕,就算胜也是惨胜。万一败了,北平城的兵力,就会严重不足。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天气冷了,卢沟河中的水开始结冰,再有一两天的时间,冰面上就能走人了,守卢沟桥的意义不大。

所以,朱高炽没得选择,只能收缩兵力,死守北平城。

李佑跟随大军到了泸定桥,看到了一群正在骂街的新军士兵,顿时一脸黑线。

能不骂街吗?一个多好的赴死机会,就这么没有了,士兵们心里肯定不爽啊,要不是有平安节制着,估计这群人要跑北平城下去骂了。

和先锋将军平安合并一处后,平安留下了一个卫和两千骑兵驻守卢沟桥,带领剩下的大军,向黄村进,在未时到达了目的地,开始驻扎。

一万新军加三千驻扎在黄村前十里处,由平安之子平玉忠指挥,李佑辅助。

平安率军三万驻扎黄村,其余军队分驻黄村东西两侧十里处,互成犄角,相互支援。

一日后,李景隆派人送来消息,大军已经完成对北平城的合围,命令平安修整两日,第三日带兵出战,攻打北平城。

平安立即将先锋大军的诸将召集到黄村,开始军议。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