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凶心人精校版TXT奇书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对自己说。

  那个探险队又去过那里了,还有一个记者写了,足以证明他们平安无事。那个噩梦,不会重演。

  真的吗?

  真的&he11ip;&he11ip;真的不会再生吗?突然之间,我变得不太确定起来。因为&1dquo;它”可能并没有被真正消灭,从某种角度说,&1dquo;它”还活着,就活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上海。

  我决心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相信我写完之后,就可以真正从一年前的那场阴影中解脱出来。

  那么,让我们回到一年前。

  2oo1年,夏。

  中国内地的教育机制,一直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学生承受着数倍于他国同龄人的课业压力,实际的能力,却远不如人家。有鉴于此,最近几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同时为学生&1dquo;减负”和&1dquo;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一年比一年高。其覆盖面之广,从学龄前一直到大学。

  噩梦重现(2)

  2oo1年的夏天,正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高峰,作为媒体,关注和推动义不容辞。可是像《晨星报》这样的以上班族为主要阅读人群的报纸,总不能用大量的篇幅去做小学生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除了对整个教改情况的报道之外,具体就只能关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了。那多由于是&1dquo;自由条线”记者,所以也被告知要多注意这个方面的闻线索,现有价值的就要做大做足做好。

  说来也巧,F大的生物系打出&1dquo;素质教育”、&1dquo;吃苦教育”的旗号,在暑假里组织了一次神农架地区的野外考察,要通过在原始森林里的远距离跋涉,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和生存能力。之所以说巧,是因为带队的老师名叫梁应物,是我的好朋友兼老同学。于是很自然的,我向单位申请了二十天的出差,准备和这支大学生考察队一起去神农架。当然,我是不出钱的,出差费用报社负担,我只要在回来之后交上一篇四千字的长篇通讯就可以了。做记者就是有这点便利,常常可以免费旅游。

  梁应物是F大的讲师,除了长的好一点、上课生动一点外,和一个普通的大学年轻老师也没什么区别。可是我知道,那只是假象。如果不是在一次奇遇里撞见他以另一重身份活动,我到现在都不会知道,原来中国竟然还有一个这样庞大而神秘的x机构,当然更不会知道梁应物是x机构的研究员了。

  事实上,梁应物有着哈佛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学位,就这个学历而言,梁应物的年轻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学术能力。只是由于他太过出色,通常有这样背景的人回到国内的大学里任职,再一流顶尖的学校,即便不给一个学院院长、副院长的职位,也必定是教授头衔。然而梁应物的另一重身份不允许他在日常生活中太过招摇,所以在他的学历上稍稍动了动手脚。对F大而言,这位年轻的讲师不过拥有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罢了。

  x机构是存在于普通人感知之外的,就是我们记者,相信知道这个机构存在的也没几个。虽然它也是一个半军事化的部门,并且级别相当高,但和国安局相比,性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以我目前的了解而言,这个机构虽然神通广大,触角庞大而敏锐,但基本上,它还可以说是一个研究机构。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生一些一般人无法接受的,甚至完全脱离现有科学准则的事件,这些事件有的没什么后遗症,有的却影响深远。在中国,这样的特异事件,就由x机构全权负责,相信其他每个大国都有类似的机构。

  我这个人,也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总是接二连三地经历到怪异甚至是诡异的事件。或许这该归咎于我那过分旺盛的好奇心,在采访中偶然碰到了一次常经历后,就非常注意各种非同寻常的消息和状况,有些平常人觉得毫不出奇的地方,我也时常产生&1dquo;真相就是上面写的这样吗?”或者&1dquo;真的就只有这些而已吗?”之类的疑问。所以,绝大多数的奇怪经历,可以说是我&1dquo;自找”的。这种经历多了,和x机构打交道就在所难免。不过这个故事和x机构并没有多少关系,所以谈到这样的程度,就可以打住了。

  神农架这个地区,因为野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传说,始终笼罩着神秘的气氛。要到这样的地方去,我这个好奇心极重的家伙,当然免不了有些兴奋。购置好强力手电、驱虫药品、压缩饼干等想的到的东西,带了个睡袋,出的那天晚上,我到火车站和梁应物及考察队的12名队员会合。

  计划是从上海乘火车到武汉,到了武汉再转乘大巴士经巴东进入神农架。看到那些比我更兴奋的大学生们,我不由得愣了一愣。原以为我的行李已经够多了,没想到这里比我东西带的多的人有的是。一个女生甚至带了两个大旅行袋、两个小旅行袋外加一个随身挎包,由父母帮着扛上火车,看来到时候团里的男生有的苦头吃了。

  大家要一起相处近2o天的时间,我还要采访写稿子,进了神农架,原始森林里大家免不了要相互扶持,所以不管我对这些大学生持怎样的观感,还是要和大家尽快混熟。我这几年记者可不是白当的,加上这些学生对记者这个特殊行业也很好奇,所以到第二天清晨,上了武汉的大巴士时,我已经基本熟悉了这12名大学生,并且开始谈笑聊天起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