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翁达晞挂了电话,不急不缓的开口:“凶手就是他了。”
“啊?”
众人被这一波操作搞的眼珠子都要掉了,不明白仅凭一个打不通的电话,就能判断出对方是凶手?这位翁专家真的不是来搞笑的?
“死去的人无法拨打电话,能打电话的只有活人。”
他声音不大,吐字清晰句句到位,“去世半年,手机卡没被销毁和停机,说明还有人在继续使用。手机关机,是因为他怕被定位,而暴露自己的藏身地。王兰芝的直系亲属,有可能接触到这张号码的所有人,你可以去查了。”
他对江洵说。
“你是说凶手和王兰芝有关系?”
江洵还是没整明白,王兰芝都死了,凶手要拿着王兰芝的卡去杀人呢?
“江队长,你忘了上回我们分析过的侧写画像?凶手因近期受到某些挫折和刺激,进而诱了他频繁杀人的行为。”
他冷笑道:“为了这次杀人之旅,他做了半年的准备。可是这次,他出了个小失误。”
江洵立刻被点醒了,他二话没说开始安排手下的人去调查王兰芝的社会关系,并让侦查员拿着图侦的画像去抓人,做事的效率堪称雷厉风行。
翁达晞提醒他,“从凶手的杀人手法来揣摩,他肯定是通过了某种模仿和学习,最直接的就是影视桥段上。如果你在他家里搜一搜,说不定会有意外现。”
这类事件生过在很多犯罪人身上,并不稀奇。人类的攻击行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依靠后天习得;这些影响可能来自于家庭、文化群体、符号示范或者电影电视宣传,所以国家才会对暴力型犯罪影视化设置门槛,加以监督。
江洵通过这件事,对心理学有了一个全的认识,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宝盒。当他们还在盲目搜集证据苦求无果的时候,专业人士已经可以坐在办公室精确指出犯罪嫌疑人的基本特征了;当他们在人群中筛查嫌疑人身份的时候,专家已经可以明确告诉你谁就是凶手。原来这就是心理学的魅力,可以洞察到别人无法看到的高度。
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一点不诓人。
他舔着脸跑到翁达晞面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说:“达晞,你们搞心理学的人真是牛逼,你还收徒弟不?”
他用手指着自己,在内心呐喊,快收我做你徒弟吧,我一百个愿意!!
翁达晞甩了他一个白眼,无情的回道:“不收,带不动。”
。。。。。。。
最后,江洵只好求着他给推荐两本心理学的书,他扬言要自学成才,成为支队的第二个名侦探。江洵。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改了下章节,造成了伪更抱歉,明天要去医院,下午放章节。
☆、心魔的诱惑
刑侦队的效率还是很快的,顺着王兰芝这条线索,他们排查了这位女士的社会关系。
副队长徐里喘着粗气推开了队长办公室的门,江洵正窝在皮质椅子里看书,书皮上刻着醒目的大字: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
书中侦破案件的情节跌宕起伏,江洵正看到紧要部分,被打扰到也没挪开视线,边看边问:“找到了吗?”
徐里往办公桌延一靠,缓了缓气说:“艾玛,累死我了。跑了好几个地方,终于查清楚了。”
他顺了顺气才往下说:“王兰芝是在半年前意外车祸身亡的,她娘家不在华城,三十年前嫁到这里,然后跟她老公没熬过七年之痒就离婚了。她老公后来又组成了家庭,就她自己带着儿子过。”
徐里讲的口干舌燥,江洵把桌上的水杯推给了他。对方拿起就一阵狂饮,喝完后又继续说:“我们顺着她户籍上的地址去她住的地方排查过,那边房子都空了。周围邻居说自从王兰芝去世后,她儿子就跟她儿媳妇搬进了市中心的房里,没再回去过。”
江洵问:“她的亲属里就只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妇?”
“我派了一支侦察队去王兰芝的老家,应该晚上就能有消息回来。另外,她前夫司磊我也去查访过,对方说已经有近十年没跟王兰芝联系了,各过各的日子,孩子长大后就几乎不怎么来往了,听着不太像作假。”
“那就只有她儿子了?画像对比过吗?”
徐里急了,说:“比了,我还特意让画像师给了我一幅高清的图像,你猜怎么着?”
江洵放下书,催促道:“说人话。”
“她儿子司彬指着画像说这个人很像她母亲的姘头,叫赵梵。”
“那赵梵是干什么的?他人呢?”
“在询问室呢,他是开足浴城的。”
江洵:。。。。。。
好家伙,怪不得要偷胳膊抱大腿了,原来事出必有因啊!
——
赵梵这次呆的地方是询问室而不是审讯室,这是翁达晞的主意。从他手中端着的一次性杯子来看,他现在很紧张。
手抖动的频率幅度过大,差点把杯子里的水全贡献给了裤子某部位。他的身材不算胖,看着有些精明,总给人一股中老年人的市井油腻感。
他偷偷望向对面坐着的男子,神情放轻松了些。
面前的男子看着不太像外面那些刑警,倒像个白净的大学生。虽然冷着脸,但并没有给人带来很大的胁迫感;可那双眼睛却不容人忽视,好像一眼就能看清你心里在想些什么,无形中带着穿透力。
翁达晞直视着他,语调随意的问他:“赵梵,你跟王兰芝的关系怎么样?”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