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朱棣凝眸遠視,東面是皇族子弟,上第一位,華蓋之下坐的是太子朱高熾,在他身後站立的正是自己的愛孫朱瞻基,一身戎裝在身,更顯得颯颯英姿、卓絕非凡。
朱棣心情大好,轉而向左側望去。
左側百官之的便是自己最得意的兒子,曾經在靖難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漢王朱高煦和鄭王朱高燧。
朱棣眼中寒光一閃,微微頜示意。
禮官立即高呼:「朝!」
於是排山倒海般的聲音瞬間響起:「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朱棣氣如長虹,神色一緩:「今日演武場中,只為武藝,不必拘於禮數!」
「是,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如此又是一番叩拜之禮。
朱棣的目光掃了一眼禮官,禮官立即會意:「吉時已到,演武開始!」
此語一出,全場立即萬籟俱寂,萬人的場內,靜的連左右呼吸聲都仿佛清晰可聞。
只見朱瞻基起身出列,來到龍座之前,衝著朱棣俯身一拜,朱棣立即擺了擺手:「去吧!」
「孫兒遵旨!」一身戎裝在身的朱瞻基立即起身,跳上侍從牽來的坐騎,絕塵而去。
此時銅鑼大作,號聲傳至九霄。
橫縱各三十匹怒馬的九百人紅衣青年校騎隊,旌旗招展,號帶飄揚,在樂聲中緩緩進入場內,一時間,鼓聲、蹄聲、口號聲不斷,騎手悍勇非凡,馬匹隊形井然有制。
在場邊旗手的旗語指揮下,他們整齊化一地在瞬間變換著隊形與馬術,動作虎虎生風,聲勢奪人,令人目不暇接、感嘆不已,他們手中的刀、槍、箭、戟、戈、矛、鉞、星,全是一水兒朱紅的杆,純金的頭,無一不張顯著皇家的富貴和威風。
旗幡招展,刀槍耀眼,說不出的威嚴。
鄭王朱高燧用手輕輕捅了一下緊挨著自己的漢王朱高煦:「二哥看明白了嗎?父皇這是明擺著要給瞻基貼金,一個小孩子,隨隨便便就弄了一個千人的衛隊,還如此大張旗鼓地演練,這心思不是昭然若揭嗎?」
漢王朱高煦輕哼一聲:「一個小孩子,實不足為懼!」
鄭王朱高燧剛待搭言,突然目光一凜,話語頓收,原來千人演武結束。
皇族子孫與年輕的武將紛紛上場,開始射柳了。
他們個個戎裝,身跨駿馬,馬鞍上掛著箭囊,插著白羽,一時間,馬蹄所過之處,狼煙四起。
「射柳」就是插柳枝於地上,然後策馬馳繞,並以箭射柳的習俗。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匈奴、鮮卑等北方遊牧民族古老的「蹛林」祭祀活動。《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習俗時說:「歲正月,諸長小會單于庭,祠。五月,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馬肥,大會蹛林。」馳繞柳枝的同時也向柳枝開弓發矢,這對於以騎射為業的遊牧民族來說,雖然是最正常不過的一種競技比賽,但是對於中原男子,特別是皇族男兒來說,就分明太難了。
柳枝細小而柔軟,微風一吹便是一個活動的靶子,能立定步射已非易事,馳騁馬射更屬難上加難。通過射柳,能反映出射技精良與否,還能反映出射者的馬上功夫,故此,射柳在古代軍事訓練中備受重視。
在御前演武時表演射柳,不僅要有上乘的馬上功夫和騎射技術,更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質,一定要凡的鎮定才可完成。
當侍衛開始在演武場中插柳時,場上眾人立即開始交談,有人興奮,有人擔憂,而當騎士們紛紛出場時,全場立即鴉雀無聲,一片寂靜。
眾目睽睽,靜靜地等著這極富觀賞性和動人心魄的絕技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許多武將翹以待,如果說剛剛的步陣是好看的花架子,那他們真的十分期待,乳臭未乾的皇太孫能給他們帶來什麼真功夫。
「有點意思!」漢王朱高煦站起身,沖身後的侍衛使了個眼色,立即有人牽馬上前。
「怎麼?二哥也要跟這些娃娃一較高下!」鄭王話裡有話,表情有些戲謔。
漢王眼神中寒光微閃:「為搏父皇一笑而已!」
朱瞻基立於馬上,最後一個出發,他輕輕拍了拍坐騎:「踏雪,一會兒全靠你了,可要加油呀!」
馬兒長啼一聲,不安地踢著地,將地上的土瞬間便揚了起來。朱瞻基不由笑了,他雙手一緊,勒住韁繩:「知道,是叫我放心,對吧!」
隨即雙腿一夾,坐騎立即躍了出去。
正在此時身後傳來一陣馬蹄急行的聲音,隨即聽到一陣低吼:「基兒閃開,待叔王讓你開開眼界!」
朱瞻基面色一緊,目光微閃,隨即勒住韁繩閃在一旁。
煙塵之中,從身後衝過來的正是自己的王叔漢王朱高煦。
只見他一手張弓,一手從身後箭筒中抽出一隻金羽箭,在飛馳之中,張弓搭箭,「嗖」的一聲,箭落枝折,一個來回之後,一排柳枝,全部被從中射斷。
離的遠的看不真切,而離的近的校衛與眾臣皆立即大聲歡呼。
「漢王十箭全中!」
一時間,演武場內掌聲雷動。
漢王策馬返回,待到與朱瞻基兩馬交錯時,說了句:「基兒看清了嗎?射箭正該如此,去吧,去試試!」
漢王不僅武藝過人,機智也非常人能比。
如此一來,瞻基發揮再好,也不過拾人牙慧,沒什麼鮮。而漢王既彰顯了絕世的武藝,又在人前表現出對皇太孫的提點與呵護,還成功地搶了風頭,打壓了太子一脈的勢氣,正是一舉多得之策。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