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温香艳玉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凌祈宴略有狐疑:“……什么花样?”

  凌祈宴岔开两条腿,坐到温瀛身上,捧着他的脸,手指在他俊秀的面庞上爱不释手地摩挲。

  温瀛面色沉定地回视着他,眼中隐有跳动的火簇。

  俩人赤条条的下身贴在一块,凌祈宴挺翘的臀部无意识地在温瀛大腿上前后蹭了蹭,温瀛收在他腰间的手逐渐加重力道。

  这是第一回,温瀛当真在他面前脱了裤子,凌祈宴的目光移下去,落到他那物什上,与自己的比了比,暗自不高兴,怎么这人个头比自己高些,连这个地方都比自己大些。

  不过他很快就没空想这些,温瀛将他俩的茎物一并握入手中,快地套弄挤压,在不断的互相碾磨中,快感急剧累积,凌祈宴的嗓子哑了,身子也软了,趴在温瀛肩膀上,一声一声地随着他手中动作哼哼。

  好似这样弄,比温瀛单纯用手伺候他,更要刺激些。

  但是这还不够,凌祈宴有些不满,在温瀛耳边抱怨:“你骗本王,你说了换些花样的……”

  温瀛放开手,抱着凌祈宴的腰,将他往上一提,凌祈宴猝不及防,差点惊叫出声,又落回他大腿上,下一瞬,陡然睁大双眼。

  他低头看去,温瀛精壮的大腿并拢,已夹住他的茎物,用力收紧,凌祈宴倏地涨红脸,喉咙一紧,嘴里滚出一声类似呻吟的喘气声。

  不待他反应,温瀛已将他整个人按入怀中,抱着他的腰,不断地上下顶弄大腿,让凌祈宴的那玩意儿在他腿缝间来回摩擦。

  茎物在一进一出中不断胀大,不时撞上温瀛高翘着的物什,粘连出黏腻水渍。

  ……怎么还能这样。

  凌祈宴的身体彻底软了,过于强烈的刺激让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能被动趴在温瀛肩膀上,由着他带着自己动。

  “嗯……”

  毓王殿下娇美的面庞上全是情欲的潮红,水光潋滟的眼中被欲念侵占,眼尾泪痣都被晕染得愈招摇动人。

  不间断地摩擦中,凌祈宴已恍惚间失了神,只能大张着嘴喘气、呻吟,嘴角的口涎都淌了出来。

  到后面他实在受不了了,狠狠一口咬在温瀛的脖子上。

  温瀛侧过头去看他,黑沉沉的双眼中翻涌着什么情绪,终究什么都没做,只在凌祈宴最情热难耐时,在他鬓边丝上落下一个若有似无的亲吻。

  坐进浴池里时,凌祈宴的身子还是软的,没叫人进来伺候自己擦背,他就这么靠在池壁上,闭目养神。

  热气蒸腾而上,凌祈宴愈懒怠,脑子里倒是逐渐清明了,回味着先前尝到的滋味,忍不住咂了咂嘴,随即又蹙起眉。

  刚才他被温瀛哄得迷迷糊糊的,没反应过来,现在回想起来,怎好似全程都是温瀛占了主导?虽然得的那个是他,但那穷秀才未免太嚣张了些,而且,他也没真正把人弄到手,又叫那小子跑了。

  想到这,凌祈宴又恼怒不已,用力一拳捶进浴池中。

  温瀛回去住处,草草沐了身,洗净身上的黏腻,他坐到灯火下,拿起书,却有些神思不属,脑子里不时晃过凌祈宴陷入意乱情迷中时,分外勾人的那双眼睛。

  静坐片刻,温瀛熄了灯,躺上床,手握下去。

  闭起眼,凌祈宴那双含水的桃花眼又浮现在眼前,那一声声撩人之音,亦依稀在耳边。

  第二日清早,凌祈宴刚起身不久,就有下人急匆匆进来禀报,说凤仪宫来了人,皇后娘娘传他进宫去问话。

  凌祈宴伸了个懒腰,他就知道逃不掉,倒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让他们等着吧,本王还没用早膳。”

  再之后,他吩咐江林:“派人去宁寿宫,将事情与太后说一声。”

  江林领命应下,赶忙去办了。

  温瀛进门来请安,正听到这个,问他:“殿下进宫可会有事?”

  “能有什么事,不就是被皇后责罚一顿,还能怎么着?”

凌祈宴不以为意,私下里,他早就连一句母后都懒得喊了。

  似是忘了昨夜到后头的气闷,说罢,凌祈宴又笑吟吟地看向温瀛:“真担心本王啊?”

  温瀛看着他,喉咙滚了滚,道:“殿下早去早回。”

  作者有话说:

  另外看到有人好像对鼻烟有一点误解,鼻烟不是大烟鸦片哈,是明清权贵很时髦的玩意,对身体伤害比现代的香烟还小一些,你们就当他们在抽烟就行了

  第16章动用私刑

  巳时三刻,凌祈宴心不在焉地踱步进凤仪宫,在正殿里等了片刻,正伸着懒腰打哈欠时,沈氏终于出现,坐上主位,冷着脸呵道:“跪下。”

  凌祈宴撇了撇嘴,磨磨蹭蹭跪下地。

  自十二岁封王出宫开府,他已有四年多未再踏足过凤仪宫,这回若非沈氏特地派人来他府上传召,他压根不会过来,他就知道进了这个门,一顿责骂是跑不掉的。

  沈氏满脸愠怒:“你好大的架子,本宫叫人传召你进宫,你故意拖到这个时辰才来,你这是半点不将本宫放在眼里了是吗?”

  凌祈宴不以为意:“母后也没将儿臣放在眼里啊,有话直说好了,何必说这么多废话。”

  “你放肆!”

沈氏怒叱,“你还敢顶嘴!你昨日在卫国公府的庄子上做了什么,需要本宫来提醒你?!”

  “噢,”

凌祈宴拖长声音,混不吝道,“卫国公夫人和淮南伯夫人一大清早递牌子进宫告儿臣的状,母后偏听偏信,完全不给儿臣为自己的辩驳的机会,就认定是儿臣的错,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