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赵祯仁心风云变迁(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宋仁宗时期,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典故。“狸猫换太子”
的传说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反映了当时宫廷斗争的复杂。
“仁宗忍饿”
的故事更是彰显了他的仁德。有一次,赵祯在宫中散步,不时回头张望,身边的人都不解。回宫后,赵祯对嫔妃说:“朕口渴难耐,想喝水,但回头发现侍从没有准备水壶,怕说了他们会受责罚,所以就忍着。”
宋仁宗赵祯的一生,以仁心治国,以宽容待人,他的仁政使得北宋在这一时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为后世所称颂,成为了北宋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1063年,宋仁宗赵祯驾崩,享年53岁。消息传出,“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赵祯的仁德深入人心,他的离去让百姓深感悲痛,也让后世铭记了这位仁君的功绩。
北宋在宋仁宗时期虽然经济文化繁荣,但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三冗”
(冗官、冗兵、冗费)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宗赵顼,出生于1048年5月25日,于1067年正月继位,1085年4月1日驾崩,享年38岁,在位18年。
皇位由宋仁宗赵祯的养子赵曙继承,即宋英宗。体弱多病,政治作为相对有限,仅4年就驾崩。
4年后,赵顼继位,进行大胆的改革。积极寻找有识之士,共同谋划改革大计。当他读到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时,深为其改革主张所打动。
1069年,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推行变法。
王安石提出的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向农民发放贷款,秋后连本带息归还。赵顼大力支持这一举措,他曾对大臣们说:“青苗法可助农时之需,使百姓免受高利贷之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当全力推行。”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资金困难,促进了农业生产。
免役法的推行,让百姓以交钱代替服役,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赵顼亲自督促地方官员认真执行,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均输法核心:统筹物资采购运输,节省费用,提高财政资金效率。
市易法核心:政府调控市场,抑制商人操纵物价,稳定市场,增加财政收入。这两法出台强调:“要让市场公平有序,不能让商人肆意操纵,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赵顼积极整军备战。他起用王韶,指挥宋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的一次重要胜利。赵顼对此大喜,对王韶赏赐有加,并激励将士们继续为国立功。
变法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强烈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变法违背祖宗之法,会导致社会动荡。面对巨大的压力,赵顼也曾有过动摇,但他最终还是坚定地支持王安石,说道:“变法乃为国家长远之计,虽有阻力,朕亦当坚持。”
部分地方官员执行不当,导致一些百姓利益受损,对变法产生了抵触情绪。赵顼得知后,下令严查违规官员,调整政策,以确保变法的初衷得以实现。
赵顼大力发展学校:“人才乃国家之根本,教育乃培养人才之关键。”
他鼓励各地兴办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尽管赵顼在变法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他的身体却逐渐被繁重的政务拖垮。1085年,赵顼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他的离世,让北宋的变法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
宋神宗去世后,年仅十岁的赵煦继承皇位,即宋哲宗。由于赵煦年幼,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掌握实权。这一垂帘听政的局面持续了约八年之久。
赵煦逐渐长大。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薨逝,年满十七岁的赵煦终于得以亲政。
亲政后的宋哲宗赵煦,恢复父皇神宗时期推行的新法。重新起用章惇、曾布等支持变法的大臣,大力推行王安石变法的政策。
但,经过多年的政治斗争和人事更迭,变法派内部也出现了诸多分歧和矛盾。而且,保守派对新法的抵制和反对从未停止。地方官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混乱和民怨。但宋哲宗坚定。
在宋哲宗的坚持下,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继续推进,长期的政治斗争和变法带来的社会动荡,也为北宋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宋哲宗赵煦虽然努力恢复和推进新法,在位时间短,最终,北宋的命运依旧走向了衰落。赵煦驾崩后,北宋的命运如同一艘在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大船,飘摇不定。
宋徽宗赵佶登上了皇位,这人就是那个书法自成一体瘦金体着称。在治国理政上却显得荒疏无能。他终日沉醉于艺术的世界,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在江南设立“应奉局”
,搜刮民脂民膏。蔡京等奸臣趁机迎合上意,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朝政腐败不堪。
喜欢历史追光者请大家收藏:(
http:www。xiakezw。com"
target="
_blank"
class="
linkcontent"
>www。xiakezw。com)历史追光者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