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追光者励志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三国鼎立(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二次再去,又恰逢诸葛亮访友未归。关羽也有些不耐烦,劝刘备放弃。但刘备仍坚信诸葛亮是他成就大业不可或缺之人,执意再次拜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终于,第三次前往隆中。刘备三人在茅庐外恭恭敬敬地等候。此时,诸葛亮正在屋内午睡,刘备不让仆人通报,静静站在门外,耐心等待。张飞气得暴跳如雷,嚷嚷着要冲进去把诸葛亮叫醒,刘备赶忙制止。

良久,诸葛亮醒来,见刘备等人如此诚意,深受感动。一番交谈,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提出了“隆中对”

的战略构想。刘备如醍醐灌顶,对诸葛亮的才智钦佩不已。

诸葛亮,这位才智超群、性情高洁之人,终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决定出山相助。他的出山,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刘备的兴复汉室之路。

刘备的谦恭诚恳,展现了他的宏图远志和求贤若渴;张飞的直率鲁莽,衬托出刘备的沉稳和坚持;关羽的稳重忠诚,也为这个团队增添了一份力量。

正是这一次次的真诚与坚持,铸就了一段传颂千古的佳话,也为后来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刘备的人生画卷缓缓合上,紧接着,孙权的精彩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孙权,字仲谋,出生于公元182年,卒于公元252年5月21日,享年七十一岁。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统领江东。他年少有为,善于用人,在张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江东政权日益稳固。

公元208年,孙权在关键时刻决定与刘备联合,共同抗击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

此后,孙权一方面巩固江东内部统治,另一方面与刘备在荆州问题上时有争端。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州,擒杀关羽。

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

孙权在位期间,注重发展经济,江东地区繁荣昌盛。在对孙权的一生进行回顾之后,有两个经典的故事更是将他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其一为“孙权劝学”

。那时,孙权见吕蒙当权却疏于学问,便劝诫道:“你现今掌管事务,不可不学习!”

吕蒙以军务繁忙推脱,孙权直言:“我难道要你钻研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裨益。”

吕蒙受此激励,

开始发奋读书。后来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交谈,对其进步惊叹不已:“你如今的才略,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吕蒙自信回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鲁肃遂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这一典故凸显了孙权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再者便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对峙,曹操久攻不下,见孙权所率吴军阵容严整,孙权本人更是英武异常,心中满是赞赏与羡慕,不由发出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我们领略完刘备的仁德坚毅、曹操的权谋霸略和孙权的智勇决断,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三国鼎立的风云变幻之中。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硝烟中,三国鼎立之势渐成,这一局面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在权谋与智慧的激烈交锋中相互制衡的结果,其中的波谲云诡、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志在必得。他满心自信,认为以自己的雄师劲旅,定能一举荡平江南,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此时的曹操,心中豪情万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统一之志犹如烈烈烽火,不可阻挡。然而,他却未曾料到,孙刘联军已在暗中谋划,准备给他致命一击。

孙权的营帐内,气氛凝重而紧张。主降派的声音不绝于耳,“曹操势大,不可与之抗衡,降曹方可保江东安宁。”

孙权面色阴沉,内心却在激烈地挣扎。他深知投降意味着失去父兄辛苦打下的基业,更意味着将江东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鲁肃进言道:“众人皆可降曹,唯主公不可。吾等降曹,仍可为官,主公降曹,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

刘备这边,也是心急如焚。他深知若曹操击败孙权,自己也将难以立足。在与诸葛亮的商议中,刘备忧心忡忡地说道:“今曹操势大,吾等当如何应对?”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着回答:“主公勿忧,孙将军必不会降曹,吾等当与孙将军联手,共抗曹操。”

刘备听后,心中稍安,对诸葛亮的谋略深信不疑。

而在曹操的阵营中,谋士郭嘉已逝,程昱等人虽有智谋,但曹操此时已被胜利冲昏头脑,未能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议。

赤壁战场上,孙刘联军紧密合作。周瑜指挥若定,黄盖挺身而出,献上苦肉之计。“为报君恩轻生死,敢将烈火向曹营。”

黄盖的英勇无畏令人钦佩。当黄盖带着火船冲向曹操大军时,曹操这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