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啤酒问世(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收得阎圃之后,杨奉的心情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爽呆了。有了一个内政高手辅佐,杨奉便可以安心做其他的事情了。这个其他的事情,其实也是内政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赚钱,趁着现在黄巾之乱还没有生,赶紧赚钱。
在汉末,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先就是要先有钱,有了钱才能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历史上的曹操若没有陈留卫弘的资助,恐怕连最初的五千人马也拉不起来,又岂能矫诏讨董,博得一个忠君爱国的好名声,这才使得之后很多人才都流向了曹操,不然曹操即使再有能耐,手下没有兵马,没有人才,还能有什么成就。
汉中之地只是杨奉设在益州、荆州、雍州之处的一个基地,一颗棋子,也是为了方面日后攻打益州、荆州或雍州方便,杨奉真正的创业基地是选在了青州,只是现在没有机会。但是若是手中没有钱粮,就算日后真能执掌青州,恐怕也养不起多少军队,更不要说招收流民了。
三国时代的战争和现代的战争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三国时代是冷兵器时代,是人的比斗,现代战争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武器的比斗。但是无论是冷兵器战争还是现代战争,都是要以经济为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战争就会打的很困难,打胜仗的几率也会很低。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战争的很多地方都需要钱,士兵要有军饷,阵亡将士的抚恤需要钱,盔甲兵器需要钱,马匹需要钱,粮草需要钱,占领一个州郡之后需要金钱来恢复当地的经济。所以,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打到最后,甚至会连粮草都弄不上,士兵都没有饭吃,还打什么仗。
由于杨奉在来到三国之前是学历史的,对于其他的一些东西都不太懂,然而有两种事物,杨奉还是很清楚其中的原理和制作工艺的,那就是纸和啤酒。杨奉在前世当导游之前,曾经在造纸厂和啤酒厂打过零工,对于杨奉这样的高才生,学会这些东西是不太难的。
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根据考古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o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在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东汉和帝时期,公元1o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虽然得到蔡伦的改进,东汉的纸张仍然是表面粗糙,并且纸张较厚,纸张的均匀度还是不太理想,并且制造起来相当麻烦,致使纸张的价格仍然高居不下,只能成为一些官员富商和地主豪强的专用,一般老百姓还是买不起。
啤酒在东汉时期当然是没有的产品了,不但是中国没有,恐怕整个地球上也不会有,因为这时候明啤酒的人还没有出生,所以杨奉便取代了这个人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啤酒的人,而且这个啤酒是必须要生产的,因为当日在朝堂上杨奉亲口向灵帝保证了的。
啤酒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制麦、糖化、酵、罐装四个部分。对于制麦、糖化、酵三个过程,实现起来虽然没有现代那么方便,但是在经过杨奉的努力下,还是能够实现的,但是对于罐装,杨奉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因为汉末还没有出现玻璃,而啤酒最大的缺点就是如果密封不好,时间久了会变味。
因此,在杨奉的啤酒能够向外推出之前最先喝到的人也只有个八人而已,分别是杨奉、阎圃、高顺、庞德、成廉、徐荣、马钧、郑浑。
马钧是中国古代较早的机械明家,字德衡,扶风(今陕西扶风)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生活很苦,无钱读书,就刻苦自学,并且深入实际,寻求知识。马钧对机械方面兴趣很浓,又善于钻研,终于取得了许多成就,成为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明家。
马钧一生仅做过小官,政治上无大建树,惟有他的明创造,对生产展和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现在能够知道马钧的能力的人也只有杨奉了,毕竟马钧在这个时候还不是很有名气,所以杨奉便不费什么劲就派人从扶风将马钧召了过来。
对于啤酒不能进行罐装,就连马钧也是束手无策,杨奉只能是失望的将此暂时放一放了。但是,这也不能影响杨奉出售啤酒,一旦啤酒能够被这个时代的人接受,必然会有大量的人来汉中买酒,买了酒就要想办法带回去,说不定在这些人中能够找到罐装的办法也不一定。
汉朝时候酿的酒,酒精度不高,也就是相当于二十度左右,人们饮酒,一般都是以斤、斗计量。所以,对于酒精度更低一些的啤酒,汉中郡的老百姓很快就接受了,除了喝第一口的时候感觉到有点苦涩之外,啤酒喝起来简直是太爽了,很快在汉中之地,其他的酒便卖不出去了,所有的酒店全部换成了啤酒,人们也很少再去喝以前的酒,虽然啤酒的价格要比之前的酒的价格要高上不少,但是喝起来的口感和啤酒比起来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杨奉酿造的这种啤酒如果不能密封的话,只要过上个两天,便不能再饮用了。所以,杨奉生产出来的啤酒也只能销售到汉中郡周围的几个郡县最远也只能送到长安,但是到了长安之后味道便不如钢生产出来的那样鲜美了,即使这样,杨奉的啤酒在长安的销量也是异常的好。
没过多久,远在洛阳的汉灵帝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下旨催促杨奉赶紧将啤酒送到洛阳。接到灵帝旨意的杨奉丝毫不敢怠慢,将刚刚生产出来的啤酒,密封在了一个罐子之中,由杨奉手下的一名旋风骑快马送到洛阳,中间换了六匹好马,终于在一天一夜后将啤酒送到了洛阳。当时正是丑时和寅时交会,灵帝正在搂着宫女睡觉,听到啤酒送来的消息,灵帝连忙命人将酒送来,连衣服都没穿上,便已经喝了一大口。虽然杨奉制造啤酒从开始到现在还不足三个月,但是啤酒的名声却已经传遍了大汉各州,灵帝早在杨奉当日说起这种啤酒的妙处的时候就已经早想品尝了,所以这才如此急于喝到啤酒。
虽然经历了一天一夜,但是由于这次的密封是杨奉花了很大功夫,毕竟是给皇上的嘛,所以啤酒的味道和刚生产出来的没什么两样。灵帝在喝了第一口之后,顿时感觉爽呆了,身为皇上,什么样的好酒没喝过,还真是没有一种酒能赶上啤酒的味道,而且这种酒还不容易让人喝醉。
龙颜大悦的灵帝立即下旨,让杨奉每日加大送酒的量和次数。
接到圣旨的杨奉大喜,本来给皇上送酒是一桩赔钱的生意,不但不能向皇上要一个钱,还要占用人力、马力、财力,可是杨奉为什么会大喜过望呢?
这其中是有几点原因的。第一,杨奉当日故意说成只有汉中之水才能酿成啤酒,这使得啤酒的生产线能够牢牢控制在杨奉的手中,毕竟垄断的利润是最大的,即使灵帝下令命杨奉在洛阳建一套生产线,从汉中送水,杨奉也会以各种理由回避;第二,经常向灵帝送酒,不但能使得自己在灵帝驾崩之前的红人的身份一直保存下去,更会使自己可能会因此而得到进一步提拔;第三,杨奉心存野心已久,要想以后争霸中原,必须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军队,本来在汉中的杨奉是没有任何理由购买马匹的,否则必然会被人告以意图不轨的罪名,但是这件事情的生,使得杨奉能够名正言顺的从凉州购买大量的马匹,大家都知道凉州的马种虽然还比不上周边少数游牧民族的马种,却也是大汉的马种之最。第四:杨奉也可以以此为借口,正式训练骑兵,虽然数量不能太大,但是也可以趁机以皇上的名义招揽一两个大将。
本来骑兵将领在三国时代中最佳人选是吕布,但是杨奉却不敢要的。趁着这个机会,杨奉也派人寻找黄忠、甘宁、华雄等人,结果却很令杨奉失望,黄忠并不在南阳,甘宁也不在巴郡,华雄已经投靠了董卓。
得到回报之后,杨奉心情极其烦躁,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就此作罢,希望在日后能够再有机会将三人招致麾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