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战端前夕(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正是陆大古现下施行的。
这样搞,民众依然觉得生活轻松稳定、越过越好。
真要到存亡关头,顾不上未来潜力进入总体战的时候,脱离土地者比例应当在15:1以上。
所以严格来讲,迈入早期工业国道路的汉国并未同周边农业国动真格。
两人走进乾清宫。
堆积的奏章等待处理。
他们坐下来,陆大古拿起桌上摆在最显眼位置的赵魏屯兵情报,展开察看。
“。。。。。。”
对手依坚城要道据守的态势真让他想来场经典复刻马奇诺防线,可惜刻不成———为何古代攻城不能绕过去?
冷兵器时代打仗,遇到城池,通常有上中下三种选择,下策绕城,中策攻城,上策略地,下中二策都好理解,字面意思,上策“略地”
,何解?
我们以长平之战为例。
秦昭王之所以攻上党,目的是为了控制太行八陉的南四陉,然后剑指赵国最富饶的两座城,邯郸和殷都,上党的战略价值高于经济价值,所以攻打城池,是为了“经略”
一大片区域,略得足够多的土地,就得了天下。
();() 所以古人打仗不是盲目的攻城,有的城可以绕,有的城必须打,如辽西走廊的三座城,锦州、宁远、山海关,构成明末关锦防线,螨清想最快进京只能走这条路。
你当然可以绕过锦州、宁远,直达山海关。
但如此一来,在行军路上留了威胁,则有首尾不能相顾,被中道冲溃军势,失却后勤,分化消灭的危险:
不同于影视作品里恢宏的方阵。
在实际作战中,行军队伍往往是极长的细线。
设一支万人部队,两人一排,形成纵列,每人前后共一米,那就是五公里,再加上运输辎重的马夫、民夫,便有七八公里。
如此长的队伍,敌军肯定会想办法从侧面拦截队伍、分隔战场、逐个击破,同时,如果敌军派骑兵冲击,前面遭到攻击向后退散,后方还在赶路,极容易产生踩踏事故,仗还没打,战斗力先打折扣。
再者,非要绕道,走山路荒野风险极大,首先需要分兵牵制,不然被打埋伏、包围、切断补给线就废了;其次辎重难过,物资运输压力太大;还有容易迷路、士兵患病。
“也是时候北上了。”
喜、怒、乐、韩良、文章等将,以及三军士卒们。
他轻笑着合上奏疏:
“再不打,他们都该等不及了。”
“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通知兵部?”
她问。
“最早夏种以后,尽量不要扰乱生产。”
陆大古拿起下一本,它来自研究部门:
对灯泡的试制进展顺利,这枚本历史线第一盏灯用竹炭做灯丝,只亮了6个小时就损坏了,后续改进的第二、三、四枚竹炭和钨丝灯泡损坏时间长短不一,各有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对电力的研究总算有成果了。
他心情愉快地又翻一本奏章。
然后他眼中划过一丝意外:
这则消息来自北方——赵国向汉国派出使团,求见汉王陆古。
陆大古提笔,稍作思考,写下“准”
字,接着把目光投向远方,大进顺着他的视线望向远方的天空,那是赵国使团来的方向。
数百里外,马车驶过早被压实、平整的土路。
中年官员拨开马车车窗帘布。
外面大片大片的农田,青苗汇成绿海,随风起伏,轻轻摇曳。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