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义行天下的墨子(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墨子一生都在宣扬他的平民理想,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太过乌托邦,没有哪一个追求霸主位的诸侯国给他提供施行这些主张的空间,墨子的理想以悲壮的失败而告终。然而,失败不是可耻,在众人皆争夺利益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不求私利,唯求为下之人谋利的墨子,多少使一个刀光剑影、横尸遍野的时代有了一点暖意。墨子心系下最苦之人,虽败犹荣。
侠之大者,义行下
中国有一种精神叫做“侠”
,侠者,以己之力锄强扶弱也。通常,在人们的印象里,侠总是身背一剑飘荡于江湖,以高的武艺救人于危难之中而不图名利。侠的出现意味着希望的到来。乱世之中,往往有侠,墨子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侠。
如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所说,“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而墨子一生所为乃是下所有劳苦百姓,“大侠”
二字他当之无愧。纵观墨家思想,无论是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还是节用节葬、志明鬼,最终指向都是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
行侠之人最看重的莫过于一个“义”
字,对于“义”
不同人有不同解释,在墨子那里,义乃下万民之大利,为下百姓谋利就是义。《贵义》篇一开始,墨子就指出“万事莫贵于义”
,他的一生就是游侠行义的一生。
《史记·游侠列传》中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史记集解》中说:“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
墨子行侠,依靠的不是神奇的武功,而是巧妙的智慧。墨子反对不义之战,向来主张以防守为主,止楚攻宋之事深刻反映了墨子的侠义风范。
宋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弱国,北有晋,南临楚,夹在两国之间的宋国常常面临战事的威胁,生产不断遭到破坏。楚惠王时,公输班为楚国制造了攻打宋国的云梯,此时,墨子身在齐国,听闻此消息便立刻赶去解救宋国。从齐到楚,路途遥远,墨子用了十十夜才到达楚国都城郢,以至于磨破了鞋、磨烂了脚。墨子刚到郢便不顾舟车劳顿,径直找到公输班,劝说他放弃攻打宋国。
在公输班处,墨子说道:“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一番精彩的辩论使得公输班无言以对,只有暗自叹服。然而,当时楚王已经在做攻宋的准备了,要想阻止攻城只能说服楚王。在公输班的引荐下,墨子见到了楚王。墨子指出强楚攻打弱宋犹如“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形象揭示了楚攻宋的毫无意义。
公输班和楚王虽然觉得墨子的话很有道理,但仍坚持攻宋。墨子明白,只凭空言阻止不了楚国,只有让楚王明白这场战争楚国无胜算,才能彻底打消楚王的计划。当着楚王的面,墨子和公输班展开了一场攻防的演习,“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距(拒)之”
,公输班的进攻器械已用尽,墨子的防守器械还绰绰有余。为让楚王彻底死心,墨子亮出了撒手锏,告知楚王墨家弟子禽滑厘等3oo人早已准备好守城之器等待楚军,楚军此行必无胜算。事实面前,楚王攻打宋国的计划只好作罢。
除此之外,墨子还先后全力劝阻过鲁阳文君对郑国的攻伐和齐国对鲁国的攻打,他以无畏的勇气,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使无数平民百姓免于战争的戕害。
墨子周游列国,为实现心目中的“义”
四处奔走,然而他提倡的“义”
在当时其实只能是美好的空想,根本不符合各国称霸的要求,下更看重的是利而非义。因此,墨子推行义的活动很多时候是受挫的。《贵义》篇记载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墨子在由鲁国到齐国的途中遇到了一位旧友,墨子的满面尘土和枯槁的形容让这位朋友十分伤感,他说下已经没有几个讲义之人了,劝墨子就此停止这种操劳的行义活动。墨子却说:“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反叛精神正是墨子侠之精神的体现。
在墨子心中,义是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东西。他认为人可以因为一言之争而杀身,因为这种争论是为了捍卫“义”
,为义而死是伟大的。墨子重义轻利,这种品格也颇有侠者之风。在墨子看来,就算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也绝不可以义换利。墨子有一弟子叫高石子,是卫国卿大夫,享受着卫王赐予的丰厚利禄,然而因为卫王始终不采纳高石子的主张,高石子毅然抛弃卫国的高官厚禄,到了齐国为官。墨子得知自己的弟子能够做到“背禄向义”
,十分赞赏,并告诉他,只要合乎道义,就算被人诟骂也无所谓。
墨子是侠,但不是独行之侠。墨子心怀“兴下之利,除万民之害”
的崇高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几乎长年在外游说。几年的奔走呼喊使他深深感受到一己之力的渺小,所以在3o岁之前,墨子就开始广受弟子,培养为墨家之义而献身的志士。在墨子的教导下,墨家弟子以自苦为乐,以救世为己任,成为“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的墨侠。
墨家在墨子之后逐渐衰落,墨家学说几乎无人问津。然而时隔千年,如今,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次走近墨子的世界时,我们仍能感受到一个侠骨铮铮的墨子。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